境外输入变异流行株特性公布

2021
06/18

+
分享
评论
医殇宏哥
A-
A+

3个国内感染Delta变异株案例:接种与不接种疫苗有何差异?

作者:

综合深圳市卫健委、广州市卫健委、生物技术君、澎湃新闻等



广东本次疫情流行株Delta变异株已在74个国家/地区被发现


综合英国媒体报道 首次在印度发现的Delta变异毒株已在74个国家/地区被发现,并继续迅速传播。人们担心它可能会成为全球的主流毒株。

目前,Delta变异株已在英国、中国、美国、非洲和环太平洋国家确认暴发。科学家报告说,它似乎更容易传播,也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当地时间6月14日,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大规模研究中,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与感染阿尔法(Alpha)变异毒株的人相比,感染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的人,住院风险要高出一倍。

在美国,根据前FDA局长Scott Gottlieb的说法,感染Delta变异毒株的病例大约每两周翻一番,占所有新病例的10%;而在英国,感染Delta的病例已占新病例的90%以上。英国已连续6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7000例。英国首相约翰逊也因该国感染Delta毒株病例不断上升而推迟原本在6月21日实行的最后阶段“解封”。

虽然世界各地的卫生当局正在收集和共享有关新变异株传播的数据,但令人担忧的是,在监测系统不太健全的发展中国家,Delta变异毒株的传播可能比报道的要多得多。

美国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Ashish Jha上周将Delta变异毒株称为“迄今为止我们所见过的最具传染性的变异株”。


3个国内感染Delta变异株案例:接种与不接种疫苗有何差异?

新冠疫苗保护率并非100%,接种疫苗之后还是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中,接种者和未接种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有何差别?中疾控最新发表的论文披露了三例确诊病例感染了变异新冠病毒,其中两人接种过新冠疫苗,一人未接种,他们感染新冠后产生抗体时间、PCR 的循环阈值和住院时间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上述论文刊发于6月12日出版的中国疾病防控中心周报。论文作者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成都新发传染病防治工作站、成都疾控中心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A于4月26日从印度经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返回成都,在成都海关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5月2日,与病例A同一班飞机的病例B在隔离期间被检测出新冠阳性。5月9日,另一班飞机的病例C在隔离期间被确诊,回国前C一直在加德满都工作。他们三人在登机前的核酸检测(PCR)和新冠抗体测试均呈阴性。

三个新冠确诊病例A、B、C分别于2021年4月26日、5月3日、5月10日转移至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

这三人中,病例A已接种两剂灭活新冠疫苗(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1月25日接种了第一剂,第二剂于2月8日。病例C在2020年10月19日和11月4日接种了疫苗(科兴)。但病例B未接种疫苗。

上述论文指出,三名患者入院后不久,胸部(CT)提示异常,肺部病变增加。隔离治疗期间,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患者有三个差异:

第一,对三人的IgG、IgM、总抗体检测后发现,病例A在确诊第4天就转为阳性,病例C则在确诊第1天就转阳,而且抗体滴度很高。但是未接种疫苗的病例B在确诊第7天抗体都是阴性,(病例B整个住院期间IgM一直阴性,到第13天 IgG和总抗体呈阳性而且滴度低),这 表明接种疫苗的病例从确诊到抗体阳性的时间比未接种疫苗的病例短。

第二个差异为未接种疫苗的患者样本中荧光PCR的循环阈值(Ct)值低于接种疫苗的患者。在新冠疫苗的对照试验中有一个类似的发现,在接种疫苗后的第12-37天, 接种疫苗的个体的Ct值比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显着增加。

第三个差异体现在住院时间上。上述论文指出,接种疫苗的患者住院时间比未接种疫苗的患者短。 病例A和病例C分别在住院21天和25天后出院,病例B在36天后于6月7日出院。

上述论文指出,通过对三人鼻咽拭子样本的基因测序发现,他们感染的毒株为B.1.617.2,自2020年12月以来该变异毒株一直在印度流传,并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定为关注的变异(VOC)毒株之一。

论文指出,变异新冠病毒对我国的新冠防控产生了很大的威胁。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变异病毒的流行病学影响和疫苗的效果。由于安徽、辽宁和广东等地仍有局部暴发新冠疫情,因此应将疫苗接种作为第一策略,并有效促进新冠肺炎的疾病控制。

6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也表示,在这次广东的疫情来看,确诊病例里面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转为重症或者发生重症的比例显著高于接种疫苗的人,表明接种以后对变异毒株仍然有保护作用。

论文链接:

http://weekly.chinacdc.cn/en/article/doi/10.46234/ccdcw2021.137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新冠病毒,流行株,变异,境外,疫苗,毒株,论文,阳性,确诊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