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一种新型术毕风险评分表: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2021-06-17   古麻今醉

回顾性分析3所大型三甲医院行腹部手术且术后入住ICU患者的临床资料。


孙浩翔1 龙思1 吴建龙2 殷爽1 张耀贤3 张中军3 刘友坦1

1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麻醉科 518000;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胃肠外科 518000;3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518000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1,42(05):491-496.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00628‑0028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0075)

ORIGINAL ARTICLES

【论著】

本研究在综合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等围手术期相关风险评分表以及术中患者麻醉、手术特殊情况基础上,拟探讨出一种适用于危重患者手术麻醉结束后进行风险评估的量表(下称“术毕风险评分表”),在术毕时对患者进行整体风险分级,为危重症患者术后入住ICU或回普通病房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所大型三甲医院行腹部手术且术后入住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患者术后在ICU得到切实生命或器官功能支持和密切监护,有必要入住ICU;B组为患者术后在ICU没有得到生命或器官功能支持和密切监护,没必要入住ICU。使用自制术毕风险评分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统计得出两组患者术毕风险评分表评分及其95%CI。以患者术毕风险评分表评分≥A组95%CI下限作为术后入住ICU标准,≤B组95%CI下限作为术后回病房标准,统计两组患者处置错误率。以APACHEⅡ为对照评价术毕风险评分表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术毕风险评分表判断患者入住ICU或回病房的准确性。


术毕风险评分表中的年龄、体温、心律、MAP、pH值、血清K+、血清Cr、Hct的评分分数和APACHEⅡ评分项目的分数一样,不进行编辑;来自文献的项目,根据文献或指南分级评分分别为1、2、3、4分。围手术期输血量评分,以围手术期输注血液制品值1 500 ml为界,分别评分4分及0分。具体见表1。

 
 
 

2 结 果

     

2.1 三所医院患者术毕风险评分表和APACHEⅡ评分情况

分别应用APACHEⅡ和术毕风险评分表对三所医院患者进行评分,三所医院患者的术毕风险评分表评分、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术毕风险评分表评分分析

两组患者术毕风险评分表评分均符合正态分布。A组患者术毕风险评分表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取B组95%CI下限,认为当患者分数≤16分,不需要前往ICU住院治疗,术后可直接回病房继续治疗;取A组95%CI下限,认为当患者分数≥23分时,明确需要前往ICU进行下一步治疗。当患者评分为17~22分时,需要麻醉科医师及外科医师在围手术期中或PACU共同进行治疗,使评分降低;对于评分无法降低的患者,麻醉科医师及外科医师则共同讨论下患者的下一步处置。术毕风险评分表在评估A组患者去向的错误率为3%(术后需要入住ICU但分数却≤16分),B组患者为6%(术后可转入病房但分数却≥23分),即应用术毕风险评分表评分识别高危患者、低危患者的错误率分别为3%和6%。见表4。

 


2.3 术毕风险评分表和APACHEⅡ评分对术后是否转入ICU的判定价值

剔除评分为17~22分的患者,对明确入住ICU与术后应该转入病房的患者判定结果进行比较,术毕风险评分表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95%CI 0.818~0.914),敏感度为0.755,特异性为0.830;APACHEⅡ ROC曲线下面积为0.654(95%CI 0.584~0.724),敏感度为0.532,特异性为0.747。数据显示术毕风险评分表对于危重患者是否进入ICU有较好的预测和判断价值。见图1。

 
 

3 讨 论

     

本研究探讨的术毕风险评分表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代谢当量、即时获得的生命体征和生理参数、检测指标等通过加权或赋值的方式量化评价危重病患者的病情,使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变得客观而科学,切实提高了危重患者术后病情评估和风险预后预测的准确性,因此我们推测术毕风险评分表在判断和建议术后患者是否需要进入ICU、普通病房进行下一步治疗上将会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同时,我们也期待将来通过术毕风险评分表拓展应用到术中,在使用术毕风险评分表时,针对分数较高的变量进行提前介入治疗。麻醉医师及时地介入治疗,能够将患者的术中风险降低,麻醉医师在围手术期中能够获取危重患者生理指标和病情状态,适时针对每一个评估项目进行优化治疗,并最终降低术后患者的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减少ICU的住院总费用。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① 本研究纳入的所有患者术前意识均为清醒,故该评分表仅适用于术前意识为清醒状态且不存在颅脑疾病的患者。② 围手术期有可能发生极端意外(如反复插管导致的延迟气管拔管、重症肌无力、过敏性休克等),但对术毕评分表中的指标可能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从而低估患者术后的风险。③ 评分表内各个项目的分数有可能需要进一步商榷。④ 本评分表作为重症患者术后的去向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但尚未达到金标准,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该评分表。


综上所述,术毕风险评分表可为危重患者术毕后续治疗提供指导,分数≥23分强烈建议患者入住ICU,分数≤16分不建议进入ICU,分数为17~22时,建议进入PACU观察处理或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由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共同商讨患者后续治疗方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回顾性,ICU,手术期,术毕,风险,研究,新型,病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