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我国医疗设备上市企业及其子公司的发展特征(四)

2021
06/18

+
分享
评论
中关村产业研究院
A-
A+

2018年以后为成熟期,医疗设备企业集中公开上市,新增子公司数量开始波动式回落,不同类型子公司也在数量占比上形成了稳定的企业分布格局。

——企业成长历程(作者:药链圈)

我国医疗设备上市企业及其控股子公司的成长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2010年以前的成长期、2011至2017年的扩张期和2018年以后的成熟期。

2010年以前为成长期,大部分上市企业主体均成立于这个时期,同时子公司的数量在缓慢且波动性的增加中,从子公司企业类型上看以制造业为主导。

2011至2017年为扩张期,经过了十几年的成长和技术积淀之后,企业在的资本市场的活跃度开始提升,并陆续开始公开市场的IPO进程。子公司数量在这一时期快速增加,年度新增企业数由10家迅速增加至35家,企业类型也由以制造业为主导,转变为以研发型企业为主导、制造和销售并重的企业格局。

2018年以后为成熟期,医疗设备企业集中公开上市,新增子公司数量开始波动式回落,不同类型子公司也在数量占比上形成了稳定的企业分布格局。

一、我国医疗设备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区域分布特点

当前我国医疗设备领域上市主体数量21家,上市主体的IPO次数为22次,其中迈瑞医疗先后于2006年和2016年在美股上市和退市,并于2018年在A股重新上市。

从上市板块看,相较于IVD、高值耗材和低值耗材等领域,医疗设备的上市企业是A股IPO比例最高的领域,当前21家上市企业全部在A股上市。

从不同时间阶段上市主体的分布区域上看,1997年第一家医疗设备企业上市至2010年,13年间共有5家企业上市,5家企业分别来自于东部地区的北京、天津、山东、江苏和广东。2011年至2017年,广东省的医疗设备企业几乎占据了全部的上市名额,7年间全国共有7家企业上市,其中广东省企业达到6家。2018年以后,上市企业主体在东部地区快速多点开花,三年多的时间里上市企业数量达到了10家,其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4家、江苏省4家。

61321623751227278

图:不同时间阶段上市主体的分布区域情况(单位:个)

数据来源:药链圈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上市主体的融资及正式的IPO的时间进程上看,企业融资的快速发展阶段较IPO上市的快速发展阶段早近十年,其中2007年至2017年是上市主体在资本市场融资热度最高的十年,并且在2018年以后迅速冷却。而企业的IPO上市热度在2018年以前,除2011年广东省4个企业的集中上市外,全国医疗设备上市企业基本处于缓慢的增长阶段,20年间的上市企业数量仅11个,平均每2年有1个企业上市,而经过2007至2017年资本市场的10年积累后,2018年以后企业的IPO上市进程明显加快,平均每年的上市企业达到3家,是2018年以前的6倍,而2021年仅3个月就已有2个企业上市,预计未来3-5年我国医疗设备企业仍将继续保持较高的IPO上市热度。

23531623751237174

图:历年上市主体的融资及IPO进程对比

25771623751246491

图:历年上市主体融资及IPO进程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药链圈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我国医疗设备上市企业及其控股子公司的成立或上市时间分布特点

我国医疗设备上市企业整体自2011年以后加速开展企业扩张活动和企业融资,在业务板块完善及资金储备的双向驱动下进行上市前准备,并且大多数企业在2018年之后完成了上市。

(一)我国医疗设备企业上市企业的成立及上市情况

我国医疗设备企业从成立到资本市场公开上市普遍需要20年的成长和技术积淀。自我国第一家医疗设备企业新华医疗于1943年成立以来至2011年将近70年的时间里,共有21家上市企业主体先后成立,其中大部分企业集中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70%以上的企业成立于1991至2002年间,其中1995至2002年为高峰期,57%的企业在这7年间成立。

从上市情况看,我国医疗设备企业从成立到上市整体需要20年的成长和技术积淀,大部分企业在2011年之后开始陆续上市,并且在2018年以后进入上市高峰期,48%的企业在不足4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在资本市场的公开上市。

12051623751258130

图:上市主体成立及上市时间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药链圈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上市企业控股子公司的成立情况

上市主体其控股子公司集中成立于2011至2017年间,这也是上市主体融资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期,在业务版图扩张及资本市场支持的双向加持,促进了企业在2018年后的快速上市。我国医疗设备上市企业旗下控股子公司主要成立于1980年以后的40年间,较上市主体的成立时间晚30年。截至目前,共有308家控股子公司先后在全国各地成立,其中2011年以后为子公司成立的高峰期,年度成立的企业数量均超过10家,且自2011年至2017年企业数量逐年增长,并且到2017年达到顶峰,七年间成立的子公司数量占总体的46%。2018年以后,子公司成立数量开始波动式回落,年度新增的子公司数量约为20家。

80001623751268671

图:控股子公司成立时间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药链圈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三、我国医疗设备上市企业控股子公司类型及变化情况

自主研发是我国医疗设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2019年我国医疗设备上市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比超为10.6%,其中10家企业的研发投入比超过10%,19家企业的研发投入比超过5%。控股子公司中32%的企业为研发类企业。

研发、销售和制造在医疗设备企业发展中均具有重要作用,这三类企业在子公司中的数量占比达到了79%。其中,研发类企业数量最多、为32%,销售和制造类企业并重,企业数量占比分别24%和23%。此外,也有部分企业开始向产业链下游的医疗终端布局医疗服务机构,开展全产业链贯通的企业发展战略。

95591623751277726

图:当前各类型上市医疗设备企业控股子公司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药链圈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不同类型企业成立的先后顺序看,1995年以前仅有制造和销售类企业成立,这两类是最早出现的子公司类型,1995年研发类等企业开始成立,而10年后的2004年医疗服务类企业才开始出现。从各类型子公司历年的占比情况看,制造类企业整体占比呈下降趋势,研发和医疗服务类企业整体占比呈上升趋势,而销售类企业占比基本保持稳定。

从主导企业的格局变化上看,不同类型企业的分布格局变化可分为三个时期:即2003年以前,2004年至2013年,以及2014年以后。

2003年以前,企业类型以制造企业为主。制造型企业占比基本保持在50%以上,销售型企业占比开始稳定保持在25%,研发型企业占比逐年快速上升,企业类型尚未形成全领域的分布,医疗服务型企业尚未出现。

2004年至2013年期间,制造类企业占比明显降低,子公司的企业类型逐渐丰富起来。企业类型仍以制造企业为主,但是占比已降至50%以下并逐年下降至32%,研发型企业占比超过20%并稳步增长至32%,销售型企业仍稳定的保持在每年约25%的占比中,医疗服务型企业开始出现,但企业占比较小、10年间均未突破5%,其他类企业的占比也逐年接近10%。

2014年以后,开始形成以研发类企业为主导,销售和制造类企业为基础,多类型企业共同成长的企业格局。2014年研发类企业占比开始超过制造类企业占比达到31%,医疗服务类企业占比开始突破5%,其他类型企业占比也开始超过10%,而销售企业占比依旧保持在25%左右。2018年以后企业格局基本稳定,研发类企业占比稳定在32%,销售及制造类企业占比保持在23%-24%之间,医疗服务类企业占比7%,其他类型企业的比重约为15%。

1311623751285603

图:各类型子公司历年的数量及占比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药链圈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IPO,制造类,医疗,特征,设备,企业,上市,数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