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身处哪个行业,都有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打造个人品牌!
作者:星哥
几年前星哥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行业内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以应对来自两方面的威胁:一是行业里来势汹汹的后浪,二是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AI)。
先说后浪们,论学历,国内清北复交等985,211学校每年大批毕业生涌入职场,还有不断回国的海归;
论时间精力,后浪小年轻可以996,997,但是人到中年以后,上有老,下有小,拼加班和时间精力是肯定拼不过小年轻的;
论工作技能,大部分人的工作是所谓的螺丝钉,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销售的话是某个区域,研发的话是某几个模块和工作流程,到底是十年工作经验,还是一年的工作经验重复十年,是一件很值得琢磨的事情。
之前写了一些文章,聊了找到一个好方向的重要意义,那么方向找好以后该怎么办?
不管你身处哪个行业,都有一件需要做的事情:打造个人品牌!
很多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的很,交给张三,李四做都一样。比如找银行放贷款,不同银行之间的差异不会太大,尤其是对于现金流强劲的优秀企业,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找中农工建,招商,中信,本质上没有区别,因为银行的产品就是一样的钱。这时银行之间的PK,可能就在于你派出去的人的能力的差异。
对于刚刚进入行业的小白,应该如何入手呢?
第一步,扩大自己在行业内的社交圈
扩大社交圈,不是让你一天到晚参加饭局,找人喝大酒。对于行业小白,除了找人喝酒,扩大社交圈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多加几个行业的微信群,多结识一下行业的大V,专家,前辈;每次参加行业的展会、论坛,别老在展位上刷手机,多和同行、客户交流,多去拜访一些友商的展台,心态开放一点,行业里流动率这么高,说不好现在的对手变成你的同事,现在的同事过两年变成让你头疼的对手。
比如星哥就有个习惯,看到一篇不错的公众号文章,就会在文后留言,简单介绍个人的情况,希望能加作者微信交流。遇到行业问题搞不明白,就去问相关公司的朋友,或者让朋友推荐可能了解情况的业内朋友。
很多事情你可以不必精通,但是你要知道遇到问题应该找谁,同学、同事、同行、老乡、自媒体、行业协会,有太多可以拓展的空间。一方面想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一方面啥也不做,那是无稽之谈。
第二步,打造自己的行业标签
星哥对于行业标签的理解是,遇到一个问题,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项目,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谁?
比如说我要帮一个IVD企业做品牌方面的提升,我会先给品牌张打个电话;
有个IVD企业的创新IVD产品要申报注册,这种注册上的疑难杂症,我会听听同泽合信的欧阳总的意见;
假如有个IVD产品适合基层医疗市场,要切入河南市场,会去找郭大区。可能在河南IVD圈有比郭大区更优秀的销售,但是我没听说过啊,人都没听说过,哪来的合作机会?
在体外诊断行业,也有一些业内朋友在打造个人的行业标签:
达叔:自媒体+医疗+房产,最近风生水起,屡屡破圈;
品牌张:自媒体+体外诊断+品牌,服务好1000多家IVD企业的品牌重任,已经够了;
锁爷:自媒体+分子诊断,绝对的后浪;
老猿:自媒体(视频号)+体外诊断+研发,IVD行业研发人员唯二的视频号。
对于星哥而言,打造的标签是:自媒体+体外诊断+投融资,希望成为IVD产业公司里最懂投融资并购的,投融资圈里最了解IVD产业公司的,能够在体外诊断和生命科学科研工具这两大领域,连接产业和投资,做点事情,已经够了。所以IVD行业的朋友们如果有创业或者融资的想法,欢迎加文后星哥的微信交流。
对于普通人来说,互联网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放大你的小才华的工具。
任何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想突破现状的业内朋友,不管你从事哪个细分工种,都建议搞个公众号或者微博,知乎啥的,与其打游戏,不如写写文章。我们公众号也一直非常欢迎业内朋友的投稿。举个栗子,今年大批IVD企业集体出海,那么出海以后呢?如何精耕细作,没人教,如果有体外诊断国际营销人员专门建个公众号,谈谈所思所想,一定也会很多人关注,合作和事业上的机会也会随之而来。当然大多数人是在机会来临之前就早早放弃了。
在互联网没有发展起来之前的纸媒时代,展会,学术论坛,报纸期刊,实地拜访是获得流量的入口;在PC互联网时代,电脑是流量的部分入口,公司官网基本是标配了;短短几年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是流量的重要入口。
纸媒时代,话语权被大专家,大厂家所垄断;PC乃至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专家和大厂家依然很有话语权,但是没法信息垄断,个人拥有了更多发声机会,人人都可以为自己带点盐。
互联网给了普通人这么强力的工具和渠道,不要浪费时代给普通人的机遇,努力打造个人的行业标签。
第三步,积累你的战绩
之前追番《黑色五叶草》,可惜最近不更新了......男一号阿斯坦和男二号由诺跑去问现任魔法帝尤里乌斯·诺凡克罗诺,怎样才能成为魔法帝?魔法帝的回答是积累你的战绩,一步步往上爬。
现任魔法帝尤里乌斯·诺凡克罗诺
前面你已经认识了行业里很多人,通过标签塑造,行业里很多人也认识了你。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积累自己的成功案例,吹牛很容易的,做事情很难。
比如你是一名销售,在负责县市区,省区,大区,业绩完成的咋样,能不能搞定别人搞不定的客户?
作为研发人员,你研发的产品在外观,设计,可靠性,成本上相比同行有何不同,当然还有你们的研发速度有多快。
注册人员的价值,这次新冠疫情就充分体现了,首批拿到新冠抗原自测认证的IVD企业,都业绩飙升。而有些公司的注册人员估计是等到看到新闻,才知道原来还有新冠抗原自测这个产品认证需要做,这个时候已经为时晚矣。
在投资上,能否先人一步发现趋势,把握趋势,在同行们还在犹豫的时候,敢于提前布局,重仓杀入。
名声如浮云,没有相应的能力和业绩匹配,名不符实,来得快去得也快。出色的战绩是你在行业内一步步往上走,长久立足的根基。
要在一个行业里长期混下去,品牌很重要,而品牌的基石是你的专业,靠谱,战绩和认知水平所构建的。
愿各位读者都能成功在行业内打造个人品牌!
端午假期安康!
声明:注明来源的稿件为转载,仅用于知识分享,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