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表明国产疫苗对巴西变异同样有效。全程接种国产疫苗后,对新冠总体感染、重症和危重症的有效性,趋势也一样。
病毒“地球村”(45)||
新冠病毒变异、可传播性、免疫逃逸和疫苗的有效性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人工智能专家和新冠疫情追踪、分析专家Eric•Topol博士根据他自己对一些临床研究结果、主流专业期刊相关文献的消化和对新冠病毒及疫情的认知,就新冠病毒变异、变异病毒的可传播性、免疫逃逸和疫苗有效性问题,用下面这张图做了很精当的总结,并在不断更新(见下图):
我译成中文,并加了第二栏即变异病毒的初始发现地(见下图):
解读一:变异毒株的命名问题
新冠是“地球村”和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可传染性疾病、共同的灾难,但新冠疫情已经被政治化和被地域化。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了避免新冠疫情的地域化和政治化,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新进行了统一的命名,但难于记忆(见上面两图)。
我加的第二栏,注明这些变异毒株初始流行和发现地方:英国、南非、巴西、加州、纽约和印度,便于记忆。
解读二:病毒变异后的可传播性大大增强
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高频变异是RNA病毒的特点之一,通过不断的高频变异以逃脱宿主免疫系统对自己的清除,这是RNA病毒的谋生手段。
病毒在体内是生命,繁衍后代是病毒的本能。因此,变异后的病毒一般有更强的生存能力,结局就是更强的繁殖能力、更强的可传播性。
——B.1.617.2(印度)毒株的可传播性比B.1.1.7(英国)毒株可传播性增加40%-50%,在亚洲特别是我国周边地区、在英国已经占优势地位。
解读三:病毒变异后的毒力并不增强
病毒变异后,可传播性明显增加,引发新一轮疫情浪潮,但目前全球范围内其毒力即致病力(重症和危重症)与2020年底相比,只增加了0.2%。——由于变异毒株的可传播性大大增强,真实世界中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明显增多,但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检查能力有限,因此,相对于大量无症状或轻症患者,真实世界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比例是进一步降低的。
最能反映变异毒株致病力的最重要参数之一,——世界总体和各国的病例病死率(CFR),总趋势一如既往是明显降低的。
目前没有任何过硬的证据显示已经变异的毒株其毒力,即致病性和致死力有所增强。
解读四:变异后的免疫逃逸
机体的免疫系统要不断发挥免疫监视,并通过免疫反应而清除病毒入侵,病毒为了生存要通过变异而发生逃逸。——保安要时刻警惕坏人进入小区危害他人,小偷需要不停地乔装打扮进入小区谋生。疫苗,相当于给每户人家的大门加了一把锁。
——锁有A类、B类、C类等不同种类,疫苗也有不同种类。
——疫苗这把锁能挡住大部分小偷,但疫苗这把锁如果把世界上所有入室行窃的小偷都挡住了,世界就再不会有小偷这个行业,这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世界上的门锁都没有用或者大多数都没有用,挡不住任何小偷或挡不住大部分小偷,那小偷这职业太容易,所有的家庭都会被搞得倾家荡产,这也是不可能的事。
锁能防范绝大多数入室盗窃事件,但没有小偷开不了的锁。——这就是病毒、新冠病毒、疫苗以及免疫的逃逸问题。
解读5:疫苗的具体有效性
来自真实世界疫苗对严重病例有效性证据表明:并非所有的疫苗对所有的变异都有效。
目前所有的疫苗对变异毒株的有效性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对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特别是正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占流行优势的B.1.617.2(印度变异),目前强调接种两剂疫苗的重要性:如果只接种一剂mRNA疫苗或阿斯利康的疫苗(注意各个国家各个厂家的疫苗对接种次数的要求不一样。),其有效性仅为30%。
按规定全程接种疫苗后,疫苗对轻中度病例和对重症、危重症病例的预防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幸,迄今为止,全程接种疫苗对重症和危重症的预防效果都很好,下图:全程接种mRNA疫苗对新冠感染的有效性大概是75%-80%,对严重病例的有效性是92.5%-100%(见下图):
有数据表明国产疫苗对巴西变异同样有效。全程接种国产疫苗后,对新冠总体感染、重症和危重症的有效性,趋势也一样。
总结
病毒和疫苗的关系,与小偷和防盗门(锁)的关系一样:
——防盗门(锁)能挡住大多数小偷;
——无论防盗门锁(疫苗)多么高级,总有少数小偷(病毒)能解开、攻破它;
——病毒在不断变异,总趋势是与宿主和谐共生而不是杀灭宿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