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痢疾和慢性胃炎有什么区别?

2021
06/17

+
分享
评论
杏仁优护
A-
A+

老年人伴有其它慢性病,较易岀现合并症而使病情恶化。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气该病多发于夏秋两季,老年人易感染。痢疾杆菌存在于患病者及带菌者的大便中,在体外可生存数天或数月,通过粪便污染水、食物和器皿等成为传染源后经口被感染。急性菌痢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及里急后重,大便中有粘液脓血,如取大便培养可査出痢疾杆菌。老年人菌痢,临床表现与中青年人基本相同,但更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低血压等症,通常称此为中毒性菌痢。

假如,老年人伴有其它慢性病,较易岀现合并症而使病情恶化。应及早给予治疗。该病一旦确诊,应立即隔离治疗,给清淡易消化食物,根据病情适当补充液体(口服或静脉)及抗菌药物。常用抗菌药物有黄莲素、痢特灵、毗哌酸、庆大霉素或氨卡青霉素等。中毒性菌痢除上述治疗外,应及早纠正休克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菌痢的预防主要平时应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食用鲜马齿觅、旱莲草、生大蒜等亦可起到防治作用。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根据胃粘膜组织学变化,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也有两者同时合并存在,尤其在中老年人较常见。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老年人中约有20%以上发生慢性胃炎,11%以上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该病的病因大致可分为内源性(胆汁返流、溃疡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因素等)和外源性(微生物感染、药物刺激、进冷热和粗糙食物等)。

这种病常缺乏特异性症状,确诊主要通过纤维胃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在临床上,病人常间断表现为饭后上腹部胀痛,食欲减少,暧气及上腹部压痛。浅表性胃炎,胃镜检查可见到粘膜充血、水肿。活组织检查腺体正常,测胃液酸度正常、偏高或偏低。萎缩性胃炎中,胃镜下可见到胃壁变薄,腺体萎缩,胃酸低于正常。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慢性胃炎,痢疾杆菌,老年人,酸中毒,胃粘膜,痢疾,食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