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保持危险意识,健康是不容冒险的!
13日早晨6:30,湖北十堰市张湾区艳湖小区发生燃气爆炸事故,爆炸造成多人被困,部分人员受伤。
事发后,十堰已投入各方救援力量超过2000人。救援人员已携带大型救援设备、生命探测仪、警犬等在现场开展搜救处置工作。截至14时,事故已造成12人死亡,共搜救收治伤病员138人,其中37人重伤。
据知情人介绍,事发地是一个比较大的菜市场,事发时,市场已经开市营业,买卖蔬菜的,吃早餐的人很多。该菜市场为上世纪90年代初建造的二层楼建筑物,一楼归属润联物业,二楼属艳湖社区管理。其中一楼19间药店、早餐店等店铺,二楼是活动室无人居住,马路对面是46间便民摊位。目前,事故现场913户居民和商户已被紧急疏散。原因正加紧调查。
住在十堰市张湾区艳湖小区的一位居民透露,自己家距离事故发生地直线距离200米,爆炸产生的气流很大,把家里的玻璃震碎了。
另一位同住艳湖小区,家距离事故现场比较近的居民透露,事发时一家人还在睡觉,突然就被一声爆炸声惊醒了。“就一声,特别大。”这位居民说。爆炸的冲击波很强,坐起一看,身边都是玻璃,床上都是碎渣子。还好只是物品损坏,家里没有人受伤。事发后,这位居民带了家人离开了小区:“目前小区封起来了,只出不进。”
目前,十堰已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现场抢救组、伤员救治组、事故调查组等8个工作小组,全力以赴开展救援。目前,伤亡人员亲属853人就近安置在8家酒店。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人员已到岗到位,加强值班值守,举一反三、加强排查,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国家卫生健康委快速派出紧急医疗救援专家组
指导湖北省十堰市燃气管道爆炸事故卫生应急处置
事故发生后,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同志带领国家级医疗专家组于6月13日中午赶赴当地指导伤员医疗救治和心理救助。国家级医疗专家组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6名专家组成(烧伤科、重症医学科、心理科各2名),专家组组长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任沈余明担任。国家级医疗专家组在抵达当地后,立即会同省、市两级专家成立联合专家组,对所有伤员逐一进行会诊评估,并重点强化37名重伤员的医疗救治。
爆炸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规模的伤亡?
对于爆炸的影响,我们可能最需要先认识的是冲击波,爆炸时会产生强烈的冲击波、产生大火烟雾及粉尘、产生高速飞行的碎片,周边的人可能会因为各种机制而受到二次伤害。
爆炸伤的致伤机制十分复杂和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二次甚至三次伤害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总的来说也是可以进行分类的。
爆炸伤一般分为以下四级:
一级爆炸伤,其损伤机制为冲击波,造成鼓膜穿孔、肺损伤与空气栓塞、空腔脏器损伤,甚至脑出血等。
上图是冲击波造成的肺多发出血及撕裂
二级爆炸伤,其损伤机制为受害者被飞行碎片击中,造成穿透伤、碎片伤、钝性伤等。这种损伤简直是击中哪伤到哪!
上图是爆炸时被螺纹钉击中眼球
三级爆炸伤,其损伤机制为受害者被静止物体挤压,造成穿透/钝性伤、骨折、肢体离断等。
上图是爆炸伤造成的下肢开放性骨折
四级爆炸伤,其损伤机制为烧伤、吸入伤、中毒、挤压伤、慢病急性发作等(如哮喘发作,慢阻肺急性加重等)。
上图是爆炸造成的面部烧伤
一旦遭遇公共场所爆炸,仍然有逃生机会,大家在紧急逃生时要注意这四点:
如果有人严重烧伤,在急救人员到来前
保护伤员免受进一步损伤。
确保伤员正在呼吸。如果需要,并且你知道怎么做,就开始进行人工呼吸。
去除身上的珠宝、腰带及其他限制性物品,特别是在烧伤部位和颈部周围,被烧伤的部位可迅速膨胀。
覆盖烧伤部位,使用湿凉的绷带或干净的布进行覆盖。
不要将严重烧伤的创面浸入水中,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低体温。
抬高烧伤部位,如果可能的话,将伤口提高到心脏水平以上。
救援人员对爆炸伤员按照CABC原则进行急救
C:制止威胁生命的大出血
时刻保持危险意识,健康是不容冒险的!
-THE END-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