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化疗联合PD-1还是PD-L1?
2021CSCO 更新PPT | 局晚期及驱动基因阴性NSCLC治疗进展
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阿特珠单抗
在匹配之前,两组基线特点基本均衡可比,但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患者骨转移比例更高,两组分别为36.89%和27.94%。经过匹配后,两组之间基线特点均衡可比。匹配后,两组之间样本含量仅损失9%(图1)。
图1 匹配前及匹配后的基线特点
对于OS来说,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和联合阿特珠单抗的中位OS分别为23.0个月和18.2个月,HR=0.80,95%可信区间(CI)为0.67~0.95。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中位PFS分别为9.3个月和7.3个月,HR=0.79,与匹配前的数据相似(HR=0.81)。两组的两年OS率分别为48.2%和40%,两年PFS率分别为26.3%和18.5%。研究者评估的ORR同样在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更好,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ORR为45.8%,与匹配后的数据相似(45.3%),风险比为0.90,P=0.305(图2)。
图2 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阿特珠单抗的疗效数据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较阿特珠单抗联合化疗及贝伐单抗
在匹配之前,两组基线特点大致均衡可比,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高加索人群比例更高,两组分别为92.75%和82.58%。匹配后两组基线特点均衡可比,匹配后样本损失量为17%(图3)。
图3 帕博利珠单抗+化疗VS. 阿特珠单抗+化疗+贝伐单抗的基线特点
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两组中位PFS分别为9.2个月和8.5个月,HR=0.81,与匹配前的 HR值相似(0.79),两年PFS率分别为24.3%和7.6%;两组的中位OS分别为22.4个月和19.3个月,HR=0.86,与匹配前的数据基本一致(HR=0.84),两组两年OS率分别为47.2%和41.6%,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组的ORR为45.9%,匹配后为43.2%,HR=0.8,P=0.001(图4)。
图4 帕博利珠单抗+化疗VS. 阿特珠单抗+化疗+贝伐单抗的疗效比较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相较阿特珠单抗联合化疗,展现了更好的PFS和OS,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相较阿特珠单抗联合化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展示了更好的 PFS。
笔者思考
目前,针对PD-1及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的一线联合均有众多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但有一点却始终未得到解答,即: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一线化疗的基础上联合PD-1好呢还是联合PD-L1好呢?由于直接的头对头比较可能需要巨大的样本含量,因此,这种非直接的比较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数据。在这项研究展示的数据中,基于作者得到的结论,毫无疑问,联合PD-1是更好的选择。当然,这项研究主要展示的是在腺癌中的数据,在鳞癌中是否也是这样呢?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鳞癌的患者有5项重要研究:KEYNOTE-407研究(帕博利珠单抗)、IMpower-131研究(阿特珠单抗)、CameL-sq研究(卡瑞利珠单抗)、ORIENT-12(信迪利单抗)和RATIONALE 307(替雷利珠单抗),其中,除了阿特珠单抗外,其余几款药物均为针对PD-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下面的表格中,笔者整理了几项研究的关键疗效数据。
可以看到,PD-1联合化疗的研究结果基本都是PFS和OS的双重获益;且PFS的HR在0.55左右甚至更低;而联合PD-L1仅仅是PFS的获益,OS并无获益,且PFS的HR值已经超过了0.7,因此,在鳞癌中,同样是联合PD-1在数据上更加漂亮。
无独有偶,近期我国学者在JTO杂志发表的一项网络Meta分析,纳入了16项研究的8276例患者,结果显示,针对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联合PD-1优于联合PD-L1。
总之,这几项研究都支持同样的结论: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优于PD-L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