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冬被水母蜇伤,密集恐惧者慎入!医生:最严重可致死,千万不能用淡水……

2021
06/16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网友评论:瞬间清醒!

日前,陈学冬晒照发文透露自己由于下海拍摄需要,被水母蜇成了筛子,腿上都是包,陈学冬将它比喻成一万只毒蚊子咬过。

以下图片高能预警——

图片自陈学冬微博


照片显示红肿伤口遍布双腿,密密麻麻。网友评论:瞬间清醒!

月色白沙:本密恐患者表示不可怕,就是觉得被水母咬会不会很疼?

灰姬爹地:大早上点开!吓死我了!瞬间清醒。

江浮浮:陈学冬的腿照让我没忍住一激灵,叮得好恶心,隔着屏幕都感觉好痛

昼生薄暮w :密集恐惧症犯了救命 头皮在麻了

陈学冬喜欢潜水,去年他发微博称潜水时屁股被鱼咬,还打了破伤风……




水母就是海蜇?


海蜇,也可以称为“水母”,但是,水母不一定是海蜇!

印象里的水母,伞状的透明精灵,忽闪忽闪,高贵又悠然的在水中徜徉!这种比较常见的水母属于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bō]水母纲(Scyphozoa)类海洋浮游生物。

常见的代表种类:

霞水母(Cyanea nozaki)

海月水母( Aurelia aurita)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等。

纯正的海蜇品种,属于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 (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 Rhizostomatidae)海蜇属(Rhopilema)下的海蜇。

中国可供食用的水母有:

海蜇(学名:Rhopilema esculentum)

棒状海蜇(学名:Rhopilema rhopalophorum)

黄斑海蜇(学名:Rhopilema hispidum)

也就是说,海蜇属于水母的一种,只有一部分水母叫做海蜇,但水母的其他种类就更广阔了!

我们吃的海蜇,经过食盐、明矾等腌制,已经去毒去水分,吃起来没有毒。不过夏季吃海蜇,要注意卫生,切丝之后最好再用凉开水反复冲洗干净,晾干。



水母是如何伤人的?


水母的“头盖”就像一个倒放的玉钵,辐射状对称,有刺细胞,布满水母“头盖”下的触角上,水母形体较大,没有缘膜。触须(即刺细胞)上盘绕钩状的细丝,喷出去可以刺穿并麻醉猎物,然后坐享美食。当然,蜇人也靠这个“毒”门暗器!

刺细胞有刺丝囊,当水母触须接触到猎物或人类,刺丝囊就会发射出来,直接释放刺细胞中的毒液。


海蜇毒液最强的30秒致命,游泳时千万不要去碰它!


海蜇在被我们摆上餐桌之前,是海里的一种水母纲动物,通体透明或半透明,体形半球状。上面呈白色伞状,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有丝状物,呈灰红色,叫海蜇头。

海蜇广泛分布在我国由南到北的海域里,浙江沿海最多。中国常见的海蜇有伞面平滑,口腕处仅有丝状体的食用海蜇或兼有棒状物的棒状海蜇,以及伞面有许多小疣突起的黄斑海蜇,都有一定毒性。


海蜇的伞盖下有许多触须,上面有密集的刺丝囊,毒液就存在里面。当触须触及人体及皮肤时,会刺入皮肤并放出毒液,使人体中毒。澳洲著名的方水母是毒性最强的海蜇,人如果碰到它的触须,30秒后便会死亡。



被蜇伤后怎么办?

千万不可用矿泉水或酒精冲洗!


2020年9月6日,50岁大连市民代先生在小傅家庄海域游玩,他浮在水面上观察海底时突然与一个脸盆大小的海蜇迎面相撞,代先生立即觉得身体无力、呼吸急促。危险时刻,在附近游泳的市民听到呼救后立即游了过来,将距岸近百米远的他送上了岸边。代先生在庆幸及时遇上施救者的同时,也很庆幸当天他穿的是潜水服,全身上下只有头部是暴露在外的,减少了皮肤与海蜇的碰触几率,“否则,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他说。


被海蜇蜇到的部位通常会立刻有刺痛或灼痛感,这种感觉会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十分钟。而被蜇后最快可在半分钟内出现线状排列的红斑、丘疹或风团状等皮肤症状,随着时间推移症状可能会消退或加重,严重者会出现水疱、渗出等皮肤症状。若被大型、毒性强的海蜇蜇伤,通常在1至4小时内会出现畏寒、发热、腹痛、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肺水肿等,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过敏性休克、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导致死亡。


一旦被海蜇蜇伤, 首先用干毛巾顺着同一方向,将身上的刺囊弄掉,如果没有毛巾,就用沙子将有刺囊的地方擦干净。然后,用肥皂水、苏打水,或用其他碱性物质减少毒素的吸收。被蜇伤后的一段时间内,都要密切关注皮肤变化,一旦再次发生过敏反应,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另外,医生强调,千万别拿矿泉水或者酒精冲洗,否则刺囊在体内会再次释放毒素。

-THE END-

来源:都市快报、海峡报道、八鲜过海、半岛晨报等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陈学冬,水母,淡水,学名,皮肤,刺囊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