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医院肿瘤学科如何建?经验和出路有哪些?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恶性肿瘤作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是导致我国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源头之一。其罹患人群已成为了当前我国异地就医的最主要的群体。
然而目前我国基层肿瘤诊治能力十分薄弱,难以应对现在每年大量新增肿瘤患者的治疗需求。县级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承上启下的枢纽环节,加强肿瘤学科建设之路是大势所趋。
“对县级医院而言,肿瘤学科建设最大的短板除了相关硬件设备、就诊环境、医务人员态度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医疗诊断水平。”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院长赵焕东表示,“但医疗水平则取决于诊断水平、治疗水平、规范性三方面。”在筛查上,要重视健康管理,让治疗有效,做到服务与上级医院无差别化,才能树立决定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品牌。
肿瘤防治,重在整合。对肿瘤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时间,需要符合其自身实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达到在减轻痛苦的同时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吕绍江建议:“县级医院要抱紧上级医院‘大腿’,共建患者多方保障机制,同时整合相关治疗手段,形成全程综合治疗策略,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个性化肿瘤综合治疗方案。”
全力做好“三早”(早期预防、早期检查、早期治疗),多学科合力遏制肿瘤“关键窗口期”。河北省南皮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国峰表示,“县级医院要最大限度减少误诊误治,缩短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增加患者治疗方案的可选择性、制定个性化治疗手段,改善肿瘤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同时避免患者不停转诊,重视重复检查给患者家庭带来的负担,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四川省安岳县中医医院院长付知勤说:“探索建立特色的多学科诊疗体系,最终提升的不仅是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更是他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针对肿瘤制定的行动目标是在高发地区重点癌症病种早诊率要达到55%及以上,而MDT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对一个患者的病情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学科的学术优势,就单个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最佳的方案。
第三届中国健康县域大会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健康县域传媒、健康界、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学术部、健康县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康堤禾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2021第三届中国健康县域大会暨新时期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峰会”将于6月 25-2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
温馨提示:
1、低风险地区与会人员,无需隔离,需出示八闽健康码绿码;
2、中高风险地区与会人员需隔离14天;
3、具体信息请按照厦门市政府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责任编辑(实习):孟晴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