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呼吸、胃肠道、肌肉等多系统的功能恢复,可有效的预防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并发症。
记得几年前,我护送一位麻醉后的老年患者返回病房。卫生员师傅把患者过床后,患者直挺挺的躺在床上,也没垫枕头,老大爷觉得很不舒服。便问我能不能把枕头垫上,把床头摇高点。我想这没问题,半卧位也有利于患者的呼吸,便答应了下来。可刚把床头摇高,便进来个小护士,“怎么可以把床摇高呢?不行不行,等会要头疼的”。
去枕平卧位有利于呼吸通畅?
去枕平卧位能防止反流误吸?
去枕平卧位能够防止头痛的发生?
“不会的”我说:“这个是胸外科手术。又没有打腰麻,怎么会头疼呢?”。
“我们老师规定了”小护士似乎给了我一个白眼。“护理指南上是这么写的”,这时老师也来了。好吧,怎么办呢?看着老先生这不舒服的样子。“那给个枕头吧”我妥协了。最终在我的“据理力争”下,患者得到了一个枕头,我则得到了一份挫败感。
????
手术后去枕平卧到底是为什么?
要理清术后是否需要去枕平卧,我们先得理清常规麻醉方法分为几种:
1.全麻手术:包括吸入麻醉(也就是罩个面罩吸麻醉气体)和静脉麻醉(静脉注射麻醉药物);
2.椎管内麻醉,又分硬膜外和腰麻(都是背后脊椎这里打针);
3.局部麻醉(手术部位局部注射药物,一般用于短小手术);
椎管内麻醉,特别是腰麻,受制于以前的麻醉技术,麻醉后会出现脑脊液外漏,而术后去枕平卧可以减轻由此引发的头痛。
《外科护理学》中要求腰麻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但到了临床操作上,这一范围就被扩大了。
????
术后半卧位,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但其实随着这几年麻醉技术的进步、穿刺针的改进,穿刺所致脑脊液外漏的几率已经大大降低,腰麻后也很少再发生颅内低压性头痛。况且去枕平卧是一种并不舒适的强迫性体位,可能会加重患者手术后的心理紧张,引发失眠、焦虑等问题,影响术后康复。
平卧时,反而会引起患者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受腹腔脏器影响,膈肌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抬,影响肺的功能残气量(FRC),使肺泡通气减少,导致缺氧情况的发生。这一点在行胸科手术的患者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回心血量增加,心脏压力大,引起不适缺氧;
脊柱压力大,术后腰痛;
腹壁牵张,腹部刀口疼痛;
全麻药物未完全代谢,患者熟睡中若引起呕吐容易发生误吸的等。
有研究表明患者术后半卧位比平卧位更加舒适,更加有利于术后康复:
1.半卧位的体位可以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肺泡通气,使肺活量增加,最有助于病人的氧合;
2.能改善血液循环,对术后康复有益无害;
3.预防患者熟睡时舌根后坠导致的呼吸道梗阻;
我们现有的美国麻醉协会的指南也建议术后患者采取半卧位,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
全麻术后早期半卧位值得临床推广
2019年《成人日间手术加速康复外科麻醉管理专家共识》指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呼吸、胃肠道、肌肉等多系统的功能恢复,可有效的预防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并发症。“建议术后清醒即刻可半卧位或适当床上活动,无需去枕平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