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又一名医生猝然离世,年仅41岁!

2021
06/10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真的呼吁社会多关注一下医护群体的健康问题,医务人员真的需要减压,很多医生的身体已经超负荷了,只有他们健康了,拥有健康的体魄,我们才会有所依托。


医生们的健康,正在被最大程度的压榨和透支

今天,你看着同事出事

不知道哪天,事情会出在自己身上


突发,ICU医生逝世

                                      

之所以说是网传,因为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都没看到关于这件事的任何报道, 但据“ 医院院长 ”公众号爆料,这是一个认证为医生的号发出的,消息应该是真的。 其发出的消息来看, 应该是由该医院治丧小组发了一个医院部讣告,通知大意是: 该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庞军涛于2021年6月6日不幸辞世,享年41岁 具体内容如下:

       



同事、邻居心痛哀悼




关于庞军涛医生


据讣告显示: 庞军涛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历任麻醉科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重症医学党支部组织委员等职。

                                        

庞军涛是潍坊医学院麻醉学的硕士研究生,2006 年, 庞军涛进入潍坊市人民医院麻醉科,2007 年转入ICU。 十几年来, 他爱岗敬业、全力以赴, 挽回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

                                                                           

市直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

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医院「最美员工」……

一系列荣誉是庞军涛十几年医生生涯的重要见证。

       

在重症医学科成立之初, 面对人员少、任务重、新开展业务繁多的重担, 庞军涛从未退缩过。 他刻苦钻研业务技术, 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他 经常加班加点、废寝忘食 , 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外出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2020年4月18日庞军涛作为潍坊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的骨干做客潍坊电视台《青春榜样》栏目,动情讲述他和他的团队与新冠病毒争夺生命的那四十五个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学术成果

已发表论文 15 篇, 其中 SCI 收录 3 篇, 主编著作 2 部, 获专利 3 项。  


近年来, 重症医学科开展的体外膜肺氧合 (ECMO) 技术, 被列入医院「登峰计划」项目, 庞军涛是该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这项新技术填补我市空白, 通过「人工肺」的方式, 为危重患者在「鬼门关」上筑起一道生命防线。 他还独立成功地开展了持续床边血液净化、血液灌流等技术, 并运用在危急重症抢救中。 参与开展了人工肝免疫吸附技术、困难气道建立、深静脉置管术、长途转运危重病人等多项技术。多年来, 在 SARS、手足口病、H7N9 肆虐之际, 他不怕危险, 冒着被感染的风险, 积极参与救治, 成功抢救了多名重症呼吸衰竭病人, 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挽救无数人,却救不了自己


一名 5 岁的小朋友被突然出现的大货车碾过……「 孩子被送来的时候,  双下肢粉碎性骨折, 呼吸微弱,骨盆骨折,  背部大面积撕脱伤 」庞军涛说。 困难重重下,经历五次大抢救,庞军涛又在科里坚守了 6 天, 陪伴小宇相继度过了呼吸衰竭期、少尿期、消化道衰竭期、感染期、凝血紊乱期。 「 最终看着小宇尿袋里有了黄黄的尿液, 避免了肾衰竭, 我这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才总算放下了。」庞军涛说。 经过与「死神」的艰难搏斗, 庞军涛把孩子的生命抢救了回来


2008 年 8 月,36 岁的孙先生因重度胰腺炎引起内 脏功能性衰竭 , 住进了医院重症监护室。 「患者是因为长期暴饮暴食, 喜欢吃肥肉, 体重达到了 100 多公斤, 患上了重度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引起了肾脏等脏器衰竭。 」庞军涛说。 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 庞军涛才 将孙先生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42岁的赵女士是因为血液病, 导致急性呼吸衰竭 ,2011 年 6 月住进潍坊市人民医院 ICU。 「 病人因为血液病的缘故, 凝血不好, 插管的时候, 血都往外喷溅。 」庞军涛说。 后来, 在庞军涛和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下, 挽回了赵女士的生命

       

在重症医学科确实是非常累, 但我们的累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抢救回患者的生命, 看着家属们长舒一口气的时候, 我们是最有成就感的。 有的患者家属说, 你们大夫怎么看起来都这么严肃, 总是行色匆匆。 因为我们知道, 每个患者对家庭来说都是一座山, 病人没了, 山就塌了, 这个家庭也许就毁了。 时间就是我们的敌人, 我们不能有半点马虎, 必将全力以赴, 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救治病人, 这是我们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所在。」庞军涛说。



医生们的健康,正在被最大程度的压榨和透支


但是有谁以实际行动改善之?

       

医生猝死,这样的噩耗频发,不得不说,让医者同行们都倍感压抑。


近年来,很多医院为了创收,为了满足自己发展的欲望,在医生资源和专家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之下,实行“无周末差”就诊,挤压医生休息时间的同时,还会给出医生做科研,发表论文的指标,在工作和科研的夹缝中生存的医生们健康正在被最大程度的压榨和透支。


真的呼吁社会多关注一下医护群体的健康问题,医务人员真的需要减压,很多医生的身体已经超负荷了,只有他们健康了,拥有健康的体魄,我们才会有所依托。


庞主任,一路走好!


- THE END-


来源:杏林苑社群、爱爱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庞军涛,离世,抢救,血液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