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蚊子不咬别人,只爱咬你?该怎么选择驱蚊产品?又涨知识了…

2021
06/09

+
分享
评论
温医一院
A-
A+


蚊子在吸血的时候,分泌唾液,释放多种具有舒张血管及抗凝血作用的物质。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针对这些外来物质会作出反应,释放一种称为组胺的蛋白质,引起皮肤红肿、瘙痒。因此,叮咬部位的红包和瘙痒其实是人体免疫系统引发的一种过敏反应。



现在,天气逐渐热了起来

随之而来的就是

蚊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真的是让人恨得牙痒痒

却又无可奈何



驱蚊水、蚊香液、防蚊贴一样不能少

但依然阻挡不了蚊子偏偏盯上你

明明看不到很多蚊子

无声无息地

身上就挠起了一个一个的“红包”


 3种环境是蚊子的“宜居首选”


!

水边


蚊子成长周期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其中前三个阶段都离不开水。因此,自然环境中的水域、家中有积水或潮湿阴暗的地方,极易滋生蚊虫,比如暖气片、鱼缸、浴室地漏、窗帘下、绿色盆景等处,都会成为它们最爱的聚集地。



!

花草树丛


成蚊需要吸取糖分以维持基本的生存,而植物的花蜜是自然界糖分最好的来源之一,因此树丛、花丛或绿化带成了它们的大本营。不仅如此,血液也是蚊子的重要营养来源,为了生育下一代,它们需要摄取大量蛋白质、脂肪、糖以及微量元素等,这些必须从外界汲取。


!

中高温度环境


很多人误以为蚊子只会在夏季出现,事实上,只要达到温度条件,蚊子就会存在。例如,立秋后的温度和湿度反而更适合蚊子活动。初秋温度多集中在25~28摄氏度,加上雨水丰富,有利蚊子生长、繁殖。


蚊虫密度监测显示,每年蚊虫的密度分布曲线呈“驼峰状”,六月受晴热高温的影响,不少蚊子被“热死”,八九月反而是其活动的高峰期。温度降到10摄氏度以下,蚊子就会停止繁殖。



       蚊子更喜欢咬哪些人?


蚊子的触须上有“化学感受器”和“机械性刺激感受器”,通过感知人体温度、湿度、呼出的二氧化碳、散发出的气味以及视觉线索来锁定目标。通常“招”蚊子的是以下几类人:


  • 二氧化碳排出较多的人

对蚊子来说,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是引导其找到目标的有效信息。婴幼儿、孕妇及甲亢的患者因为代谢快,会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就常常成为蚊虫叮咬的对象。



  • 汗腺发达、体温较高的人

这类人群容易出汗,而汗液中存在大量氨基酸、乳酸、丙酮等物质,蚊子爱极了这种“味道”。


  • 化妆的人

香水、洗面奶、面霜等花香味的化妆品普遍含有硬脂酸,而硬脂酸恰恰是蚊子的最爱。


  • 穿深色衣服的人

蚊子具有趋暗的习性。 穿黑色 衣服 是蚊子袭击的首选对象,其次是 绿 等,蚊子不爱叮穿白色衣服的人。


所以,蚊子喜欢咬的人往往具备特殊的物质和一定的特质,不一定是香的或者臭的。


还有种说法广为流传——蚊子偏爱O型血和B型血的人,不喜欢叮咬AB 型血的人。许多人都认为蚊子偏爱特定血型的人群,但目前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实际上,蚊子对血型是没有偏好的,不同血型的人被蚊子叮咬的几率没有差异。


      六种驱蚊产品各有利弊


驱蚊产品最好根据成分来挑选,目前,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认证的较为安全有效的驱蚊成分有8种:


  • 避蚊胺(DEET)
  • 派卡瑞丁(Picaridin)
  • 驱蚊酯(IR3535,也称避蚊酯、伊默宁)
  • 柠檬桉
  • 2-十一酮
  • 猫薄荷油
  • 香茅成分
  • 3,8-松油二醇

由于不同产品的浓度和作用方式有差异,建议人们根据地点、人群、驱蚊时长等综合考虑驱蚊产品:


种类
缺点
使用时间
地点
适用人群
注意事项
传统蚊香
点燃后大量烟雾伤害呼吸道
睡前关闭门窗,30~60分钟后熄灭,开窗通风后入睡
空间大、开阔、密闭性差的平房
成人
睡觉时不要用
电蚊香片/蚊香液
电蚊香片稳定性差、不持久;蚊香液相对作用时间长
大多数时间
一般居室
儿童、成人
使用时适当通风
罐装杀虫剂
药效强、浓度高,对人体影响也更大
尽量少使用
车库、地下室;不要在厨房、卧室使用
-    
不要有人滞留,待30~60分钟后再开窗通风
花露水/防蚊喷雾
使用时超过有效时间应适当补喷
随时补喷
植物成分可直接喷皮肤表面
儿童、成人
纯植物成分2岁以上儿童可用
植物驱蚊
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
大多数时间
一般居室
儿童、成人

捕蚊灯/驱蚊手环/驱蚊贴
趋光性不是吸引蚊子的主要因素
大多数时间
室内/户外
儿童、成人
紫外线捕蚊灯对人体有害

美国疾控中心(CDC)明确提出,孕妇和儿童避免使用各种蚊香。对于儿童和孕妇,睡觉时最推荐用蚊帐防蚊,使用时注意定期清洗,避免落灰。


     被蚊子咬了如何止痒?


 


蚊子在吸血的时候,分泌唾液,释放多种具有舒张血管及抗凝血作用的物质。我们机体的免疫系统针对这些外来物质会作出反应,释放一种称为组胺的蛋白质,引起皮肤红肿、瘙痒。因此,叮咬部位的红包和瘙痒其实是人体免疫系统引发的一种过敏反应



此时切忌挠抓,因为挠抓会刺激细胞进一步产生组胺,会加重瘙痒,还可能造成感染。冷敷有助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抗组胺类的过敏药物或药膏,可以减轻皮肤炎症并止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二氧化碳,蚊子,驱蚊,组胺,温度,物质,孕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