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和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均可有效缓解小儿五官科手术术前焦虑,口服咪达唑仑对于没有开放静脉、年龄更小的患儿更有优势。
ORIGINAL ARTICLES
【论著】
我们对拟行五官科手术的患儿予以口服和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观察镇静效果及对苏醒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择期行五官科手术的患儿261例,年龄2~10岁、ASA分级Ⅰ级。按给药方法将患儿分为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组(口服组,143例)及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组(静脉组,118例)。
分别在给药前、给药后10 min、给药后20 min进行耶鲁改良围手术期焦虑评分(mYPAS)、镇静评分(SS),记录术前访视时患儿的配合度(绿黄红标签),记录家长教育程度评分、家长自评焦虑评分、亲子分离焦虑评分(PSAS)、麻醉诱导时面罩接受度评分(MAS)、药物起效时间、起效表现、复苏时间、苏醒质量。研究流程见图1。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及药物起效时间、亲子分离时间、复苏时间比较
口服组患儿年龄、体重小于静脉组(P<0.05),药物起效时间、复苏时间长于静脉组(P<0.05)。两组性别、BMI、亲子分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各时点mYPAS评分比较
口服组患儿给药前mYPAS评分中活动、语言、表情、觉醒和家长互动评分高于静脉组(P<0.05);给药后10 min mYPAS评分中活动、语言、表情评分高于静脉组(P<0.05),觉醒和与家长互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20 min mYPAS评分中活动、与家长互动评分高于静脉组(P<0.05),语言、表情、觉醒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各时点SS评分比较
口服组患儿给药前和给药后10 min SS评分低于静脉组(P<0.05),给药后20 min及亲子分离时两组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镇静效果比较
口服组患儿术前绿黄红标签秩值低于静脉组(P<0.05),苏醒质量高于静脉组(P<0.05)。两组患儿PSAS评分、MAS评分、家长自评焦虑评分、教育程度评分、显效表现、补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口服和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紧张、焦虑情绪。口服组年龄较静脉组平均小1岁左右,给药前及给药后10 min mYPAS评分高、SS评分低,表明低年龄的口服组患儿焦虑程度更高。两组差异与未完全施行随机分组有较大相关性。给药后20 min的mYPAS评分差异性降低,SS评分、PSAS评分和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补救发生率13%,补救措施主要是静脉注射丙泊酚或吸入诱导,但两组间需要补救的患儿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们的研究显示,口服咪达唑仑0.50 mg/kg起效时间约15 min,因此,需要将患儿提前接入等待室,咪达唑仑混入少量糖水或低浓度果汁增强患儿配合度,可以有效避免开放静脉引起的患儿恐惧、哭闹和因哭闹引起的口腔大量腺体分泌而增加麻醉风险。
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过快会导致呼吸抑制。临床上首剂总量控制1 mg,可以有效预防患儿呼吸道并发症。本研究中261例患儿术前镇静未见SpO2下降等并发症。鉴于我们前期研究的Dex滴鼻镇静效果,本研究在设计时未加入Dex和安慰剂组。口服给药具有一定的优势,本研究将不配合开放静脉通路的患儿自动归入口服组,新近研究显示口腔喷雾Dex也可达到术前镇静作用。
综上,口服和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均可有效缓解小儿五官科手术术前焦虑,口服咪达唑仑对于没有开放静脉、年龄更小的患儿更有优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