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母乳就是母乳喂养?

2021
06/08

+
分享
评论
达医晓护
A-
A+

单纯吃母乳不等于母乳喂养!年轻的妈妈们,在可能的情况下,请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方式。加油!


同部门的小李最近升级做了新手妈妈,每天微信朋友圈是各种晒娃,初为人母的幸福可谓溢于言表。作为同事,我自然要经常关心一下。一天微信聊天时,我们聊到了关于新妈妈的感受,小李不禁吐槽道:“简直比上班还累!最恐怖的是,晚上根本休息不好!不过还好嫁了一个暖男,夜间喂奶的任务就交给他了!”紧随这句话的是疲惫和得意的表情。“你老公喂奶?那是喝奶粉吗?尽量还是母乳喂养啊!”我还是习惯性地善意提醒了一句。小李又发了调皮和得意的表情,然后悠悠地说道:“老同志,我知道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这个医生已经反复给我强调过了。但是你想不到吧?白天我已经把奶水吸好装在奶瓶里了。晚上老公起来温一温就可以给宝宝喝了。现代社会,啥办法没有呢?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欧耶!”

 

 


听了小李这段话,出于多年来从事健康传播工作的职业习惯,我不禁还是给小李发了一个撇嘴的表情!然后非常直爽地说了一句:“吃母乳就是母乳喂养?你以为世界就是你想的这么简单?”小李非常不解,反问一句:“吃母乳还不是母乳喂养?那吃别的就更不是了!大姐,我已经尽力了,还要怎么样啊?”我也不示弱,据理力争道:“这你还真就不懂!母乳喂养不仅是吃母乳,更是一种喂养方式。它是天然的乳牙保健神器,你知道吗?不信,且听我慢慢和你说!”


一、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大PK


1、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奶瓶龋”


乳牙龋和恒牙龋没有本质区别,但由于乳牙比恒牙的釉质矿化程度低,同时婴幼儿期可能频繁进食软质的含糖食物,且宝宝尚无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故乳牙较恒牙更易患龋。其中一类龋被称为奶瓶龋(BBTD),可能导致多颗乳牙中招。奶瓶龋,顾名思义,是因用奶瓶喂养而产生的龋齿。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喂养方式,无论奶瓶里装的是母乳、配方奶还是果汁,都可能引发奶瓶龋。


 


母乳喂养时,母亲的乳头可以很好地适应宝宝口腔,乳汁会被直接送到咽喉部位。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母乳中的糖分因滞留于口腔而被口腔细菌代谢产酸的可能,从而避免乳汁对牙齿造成腐蚀。而橡胶奶头的自身特点(形状和质地)则不能很好地适应宝宝口腔,乳汁易滞留在宝宝牙齿周边形成“糖水池”。


 


在喂养过程中,具体吃的是什么并非问题的关键,喂养方式才是主要矛盾。只要奶瓶里装了含糖食物,尤其在含奶嘴入睡的情况下,就很有可能引发奶瓶龋。

 

2、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牙颌畸形

也就研究发现,奶瓶喂养与错发生关系密切。由于母亲的乳头可以很好地适应口腔,母乳喂养时,舌的运动方式为蠕动模式,吮吸力量温和;而奶瓶喂养时,橡胶奶头会导致“吮吸紊乱”,舌的运动为活塞运动模式,吮吸力量相对大。非自然的吮吸力可能导致牙齿位置和腭的形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错发生。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母乳喂养完胜奶瓶喂养。


二、母乳喂养是食物和喂养方式的结合


真正意义的母乳喂养不是仅仅是指给孩子吃母乳,更是指喂养方式本身。虽然将母乳吸出来放在奶瓶里,孩子也可以吃到母乳,但是母乳喂养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单纯吃母乳不等于母乳喂养!年轻的妈妈们,在可能的情况下,请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方式。加油!


作者: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富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母乳喂养,奶瓶龋,乳牙,恒牙,乳汁,奶头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