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曾获舍尔学者基金会颁发的舍尔学者奖(Searle Scholar)及雷拓爱伦基金会颁发的雷拓爱伦学者奖(Rita Allen Scholar),获得2003年“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The Irving Sig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2010年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The Raymond &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2010年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2010年谈家祯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度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Gregori Aminoff Prize)。2013年5月入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成员。201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7年获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于2003年成立,是由中科院和中国银行出资设立的非营利的全国性基金会,是独立的基金会法人,接受中科院的业务指导和民政部的监督管理。基金会设立陈嘉庚科学奖,定位于奖励近期在中国做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 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于2019年1月1日启动,经过推荐、有效候选项目评审、国内外同行专家通信评审、正式候选项目评审和理事会终审等几个阶段,最终产生5项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和6位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 陈嘉庚科学奖奖励科技成果,每个奖项每次评选1项获奖成果,奖励奖金100万元人民币,同时获得金质奖章。2020年度共有5项目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