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闻速递 | ACC.21: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奥希替尼治疗的心血管事件

2021
06/07

+
分享
评论
三度医学
A-
A+

该研究提示,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奥希替尼治疗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建立相应风险分层、监测及预防策略。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 张楠  刘彤教授



研究背景

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目前已被批准用于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在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获益的同时,其潜在心血管毒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与奥希替尼相关心血管毒性的研究较少,其中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更少,因此该研究对应用奥西替尼的296例患者进行了中位随访时间为2.3年的回顾性分析。




研究方法

该研究共纳入296例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伴远处转移的NSCLC患者,随访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主要复合终点为心肌梗死、卒中、心衰或心肌病(心肌病定义为LVEF从基线下降>10%且绝对值<53%)。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危险因素。



研究结果

患者的中位年龄64岁,中位随访时间2.3年(四分位间距IQR,1.2-3.2年),其中有77例(26%)患者基线时测量了LVEF。共2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心肌梗死4例、卒中6例、心衰或心肌病14例(7例患者的NYHA为I/II级,7例为III级)。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中位时间为1.2年(IQR, 0.3-2.4)。基线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发生vs.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中相似,如高血压(42% vs. 35%)、高脂血症(38% vs. 25%)、糖尿病(8% vs. 8%)以及吸烟史(38% vs. 39%)。多元Cox回归模型中,基线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奥希替尼使用过程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无显著相关。



研究结论该研究提示,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奥希替尼治疗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建立相应风险分层、监测及预防策略。


 

参考文献:JACC 2021, May 11, 77(1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危险因素,心血管,突变型,心肌病,基线,中位,研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