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黄药师
来源:vaccinus公众号

Nature Biotechnology
发表文章,统计了15718份专利,排除CAR-NK,TCR-T以及重复记录,最终分析12431份CAR-T专利,归属2783个专利家族。下面详细解读一下。
美国的Carl H. June排第一,562件专利
(44个系列)
,英国的Martin Pule
(493件in 61 families)
和 Shaun Cordoba
(279件 in 41 families)
分别排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是法国人。专利量200以上的发明者由美英法包揽。
其中两位华人
刘诚博士
和
赵阳兵博士
分别排第14和19位。商业公司主导,占总数的61%,大学和医院占25%,非营利组织占13%,以及个人为1%。前20位,法国瑞士和中国各有一席,英国两个,其余均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多,其次是BMS公司
(Bristol Myers Squibb
)。
中国公司-科济的CAR-T专利数量
(30个专利系列共150份专利)
排名第18位。
总体上欧美
(美国)
合作呈现网格化,亚洲
(中
国)
缺少国家间,机构间合作。 CAR-T开发中各方的合作不同于传统模式,2000年以后,产业界与学术界合作逐渐升温,CAR-T领域的商业公司与非盈利机构(高校/科研院所)通过附属医院连接起来合作,像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与 Eureka Therapeutics,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中心与GileadSciences, 伦敦大学与Autolus Therapeutics,高校科研院所通过与商业公司合作也能受益,后来合作模式也从传统的简单研究或技术成果转移开始转向资源共享/合作研发/联合专利的合作模式。中国总CAR-T专利数全球第二,有15项国际合作的共同受让专利家族,拿德国举例,其总专利很少,有10项国际合作的共同受让专利。

详细专利合作
(蓝色为中国)
,中国总体格局:一对一的两两合作
通常说
2017年是CAR-T元年
,从专利发表看,2015年CAR-T已进入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诺华吉利德的Kite Pharma与BMS的JunoTherapeutics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获得了美国FDA突破性的称号。还有诺华在2015年ASH会议宣布的其CD19CAR-T 在复发和难治 ALL的Phase II结果,CR 92%和93%
专利覆盖靶点总体与临床研究一致,细微差别可能指导未来CAR-T开发,比如BCMA靶点,以其全球专利总量第二的位置,目前临床研究远不及CD19。
(研发到应用的相对固定的时间还没走完,待几款BCMA-CAR T 推进,也许一两年,也许三五年,其临床研究应该可以媲美CD19)
专利引用情况分析,几个重要的得出的CAR-T专利,除了几个最初的CAR-T元老级专利别的一些专利从T的准备到CAR-T的获得以及检验,到最终应用的CAR-T相关专利涉及到联合抑制剂
(比如mTOR抑制剂)
;双特异性CAR-T;CAR基础研究
(提高效能与扩增,疗效预测biomarker,CAR表达方法)
等等,都会在后续专利中被高频引用。
澳门大学医药管理硕士生吕丽阳为第一作者,冯叶和陈新为共同作者,胡元佳为通讯作者。注:文章来源于vaccinus公众号,略有删减;图片及资料来源于文献,若有侵权请联系公众号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