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险6位大咖纵论深度融合后的新模式,带病体保险、健康管理等仍是最大抓手

2021
06/04

+
分享
评论
慧保天下
A-
A+

在医、药、险三个环节深度融合,又会产生怎样的新模式?



2020年,惠民保遍地开花,成为继百万医疗险后,健康险领域的又一款现象级产品。低至百元以内的保费,高至百万的保额,尤其是可带病投保,成为惠民保吸引消费者投保的利器,2021年,以上海沪惠保的推出为标志,四大一线城市均配齐,惠民保的产品形态也发生了进一步的进化。


从资本层面看,思派健康、圆心科技、镁信健康相继宣布获得十亿元级融资,标志着“医+药+险”模式正在走向成熟。在医、药、险三个环节深度融合,又会产生怎样的新模式?

惠民保首次将所有人群纳入保障范围、首次实现地区的差异化保障、首次实现了医药险三个环节的打通,将本该是渐进式的创新一次性拉升到很高的高度,必然对健康险的产品形态、销售逻辑、经营方式等产生深远影响。


在医药险的深度融合方面,抓手就是健康管理,但目前健康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方面的指导规范,另一方面有赖于从支付端来探索未来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的趋势。



以下内容为根据对话实录整理:


 

从左至右依次为杨溯、冷家骅、顾羽亮、罗晓斌、官鑫、李鹏



杨溯


提到医药险的深度融合,2020年爆火的惠民保是绕不开的话题,您对惠民保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有何看法?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疗保险服务处处长 冷家骅

近年来,虽然基本医保保障范围不断扩充,但依然很难赶上医疗服务体系费用的增长,在一些恶性肿瘤疾病方面尤其如此,包括创新药品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是患者和家庭无法承受的。再考虑到基本医保的筹资能力,仅仅依靠基本医保买单是不现实的,需要有更多的支付方,所以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很有必要。


惠民保就诞生于这种背景之下。惠民保一大特点就是普惠,绝大多数惠民保的保费都在百元以内,相较于高端医疗险价格更亲民。从模式看,惠民保走的是与地方政府紧密结合的政商、政企融合模式,低价和政府背书的双重属性,能真正把商业健康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形成双重保障,让疾病治疗可支付性更强。


杨溯

 

惠民保的兴起会导致药企在准入、发展策略等方面产生一些变化吗?


法国施维雅制药首席市场准入官顾羽亮

从药的角度看,目前有很多创新产品可以引进国内,但是可支付性是很大的问题。国家基本医保的基调已经很明确,所以作为药企,在同时考虑满足医疗需和药品的可及性两方面的情况下,我们一定会去关注多层次医疗保障方式合作,将商保合作考虑在内。


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疗手段,单独一种保险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疾病治疗或者患者需求。所以我想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也许惠民保的设计能够有更多的个性化或者差异化的竞争,能够和我们厂家有更多的合作,拥有数据的企业也更加愿意参与到这些保险产品的设计之中,


最后我希望的是惠民保不要是一阵热闹,而是要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才是各方都希望看到的。


杨溯


惠民保是一种薄利且具有一定公益属性的险种,保险公司在其中利益诉求是什么呢?


泰康在线健康险事业部助理总经理 李鹏

我们看一个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惠民保实际上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创新。其中最大的创新并不是价格便宜,而是人群放开,惠民保第一次把所有人群都纳入保障范围,人群放开会成为健康险发展历史上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会提升保险公司对医疗体系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进一步对行业传统的健康险经营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第二点是区域经营以区域为单位经营健康险是健康险产品的趋势,尤其在中国,各地的经济条件、医保水平、医疗服务供应、收入情况、地区疾病存在差异性,用一个标准是不可能满足和匹配不同地区的需求的。随着健康险的发展,服务属性越来越大,与地区医疗服务的对接要求健康险产品必须以地区为单位经营。因此区域性产品才能满足和匹配不同地区民众的不同需求;第三是服务衔接,惠民保从一出现就体现了与医疗服务更紧密的衔接,相比传统产品与药品、与健康管理都体现出更强的衔接意愿。


我是研究健康险战略出身,这三个创新方向都是健康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正确的方向。常规来讲,这三个创新应该是渐进式的,但是惠民保迅速把这三个创新一下子拉到很高的高度。有些创新一旦突破是不可逆的,会对传统健康险的市场打法、产品形态、销售逻辑、经营方式、运营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虽然目前来看惠民保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任何新事物的初期存在问题是正常的,我个人判断,惠民保是中国健康险发展历史上少有的一次跨越,可能会对中国健康险的发展路径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这个影响可能不局限在大家现在看到的层面,比如健康险业务的盈利模式会不会发生变化,传统寿险的营销模式会不会受到影响等,这也都是有可能的。


杨溯

从健康险产品的角度来看,数据非常重要,但数据又恰恰是保险公司最缺乏的,请妙健康罗总分享一下对健康险数据和数字疗法的心得体会。


妙健康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医疗官 罗晓斌

数据,在传统意义上我们一直认为医疗数据和保险之间存在隔阂。以前很多TPA服务只是按照集采、按照普适价值平均分配。但是在数据化时代,数据对于服务与用户的精准匹配更为重要。


妙健康一直在做的,是从数据采集到健康风险分析,再到智能干预,帮助到保司针对个体可以进行精准的服务分发,其核心逻辑就是基于数字化健康管理的能力。目前,妙健康对于整个保险场景的解决方案叫做“ABCDS”计划,通过“保险+健康管理”数字化中台,分别对应于代理人、保司、用户、专业的医生、服务人员以及基于服务的分发平台等提供系统化、数字化升级的工具和运营方案,目前这套方案已经在几家重要合作的保险公司中得到应用。


未来,数字化健康管理或者说慢病管理,一定会走向“数字疗法”这个赛道。2017年,数字疗法(即数字化疾病管理方案)在国外起步,为与商业保险的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国内,面对大量的非标人群提供保险保障,将数字疗法嵌入到保险产品里面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国际上有一个机构叫国际数字疗法联盟(DTA),妙健康作为第一家加入该组织的中国企业,在接下来的工作里面,共同推动数字疗法在中国的发展,包括对于数字疗法结合商业保险的应用领域尝试,以及通过药监局认证、精准定价,促成与医保的衔接挂钩等。妙健康也将保持非常开放的心态,欢迎保司及其他机构参与进来,共同去探讨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应用场景。


杨溯


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说,癌症早期筛查对于某些险种可能不是一个利好的消息,精准筛查在未来保险领域有怎样的应用?


康立明生物副总裁 官鑫

新版《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中将健康服务占比上限提至20%后,许多保险产品都引入了高端体检、医疗绿通等服务,但保司更希望引入能有效提高用户健康水平,让用户少患大病的产品或服务,康立明就一直致力于癌症早筛研发。虽然看起来可能会增加像重疾险等产品的出险率,其实从终端看,通过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能够达到控费的目的。以肠癌筛查产品为例,能够筛查出的早期癌前病变或者一期肠癌,其治疗费用是非常低的,癌前病变可以做到治愈,临床数据显示,一期肠癌生存率高达90%多,如果在早期阶段就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降低医疗险的赔付一定是起到积极作用的。


在前端,这样的产品可以作为保司拓展客户的工具,对营销端提供助力;也可以作为用户能够切实感知到的健康管理增值服务,提高用户健康水平和保险意识。在产品开发设计方面,我们已经与保险公司合作,针对早筛呈阴性的健康人群推出了一款类似于责任险的产品,若一年之内被确诊为肠癌就一次性给付最高10万元;对于早筛呈阳性人群,提供肠镜费用报销的保险产品,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保险”解决方案。


当然,我们希望通过与保险行业更深度的合作,可以一起开发带病体更迫切需要的保险保障。还以肠道肿瘤为例,传统保险偏好健康体,是不希望将我们现有数十万数据里呈现的5%—8%带病(阳性)群体纳入保障范围的。但在现在,通过早筛查、早干预的手段,我们可以对这些带病体的患病风险进行很好的控制,保险公司也可以借此避开激烈的竞争,在细分领域展开竞争。


另外,从早筛行业现状来看,刚才邹教授的演讲里已分享,暂时还是单癌种的检测才能做到足够早、足够准,从健康管理行业专业角度来看,每个用户的健康状况和所处内、外环境都不同,所以我们也希望保险行业能跟我们深度融合,开发更多的精准、个性化的健康保险产品。


李鹏

我和官总观点是比较一致的。我们保险公司怎么看早筛这件事情?很多时候保险行业认为基因检测是吸引客户的增值服务,现在大部分保险公司也还是这样理解。作为一家创新型保险公司,第一呢,泰康在线会在自己的客户群里做早筛,希望把有风险的病人找出来提前干预。第二泰康在线还有专门的险种,配合政府和企业进行早筛。比如政府在某个地方选了几十万人群做筛查,同时保险公司提供配套的保险,筛查显示阳性的人群我们会进行后续的服务的赔付。第三,专病的保险中,早期筛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筛查,早发现早治疗,随着早期恶性疾病的治疗技术越来越好,对保险行业的价值非常大,所以我跟官总的观点是非常一致的。


杨溯

 

“医+药+险”的产业链非常长,在整个产业链里选一个合作方,各位希望他们做出的某一点的改变或者某一点的突破是什么?


冷家骅:

两个期望,一个是现在健康险的发展还是离不开国家政策的主导,所以期望就是说国家政策层面能有有一个明确的规则,让各方之间有比较融洽的合作,把整个商业健康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作的环境调得更融洽。


第二个期待是商业健康险公司能够结合国情,提供更多的健康管理服务,寻找更多的抓手能够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干预。同时,结合公共卫生、行为干预的特征去设计一些产品,让客户真正获益,交了保费没出险,但是获得了健康的身体,我想这是大家最期待的。


顾羽亮:

今天是保险为主题的会场,按理说应该选“险”作为我们主要的合作伙伴。从我个人来说,作为药厂来说,在医、药、险里面,我更愿意选择专业的代理平台,平台不仅仅连接了医药险,更重要的是把“患”放在里面,通过专业的服务解决我们一些真正的需求。毕竟作为一个厂家,我们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更愿意选择平台进行合作,打通各个链条,形成闭环。


罗晓斌:

医药险的深度融合“抓手”实际上就是健康管理,但目前健康管理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缺少政策支持、监管规范和一些可参照的模型。所以,我觉得下一步是要从支付端来探索未来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的趋势。当然,这离不开国家从健康管理服务标准的指引制定、保险行业服务指引的制定以及药监层面基于慢病管理、数字疗法等手段的申报政策明确。得到一类经过长期验证的、可参照的经济学模型和有效性模型,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非常关键。


官鑫:

以往有一种情况是,我们与保险公司之间信息闭塞,相互之间并不了解,沟通起来也会存在一定的障碍,而这次论坛就给了彼此之间一次很好地交流机会。所以,首先希望能跟保险公司有更多的关于产品和创新方面的交流。


第二个是期望保险公司推出一些个性化的保险产品,比如单病种保险、带病体保险、一年期、多年期产品等,帮助更多保险营销员从单一的销售转变为健康规划师的角色。这样一来,在营销员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中,用户教育、用户激励这个行业最大的痛点,就会成为非常容易解决的问题。


李鹏:

从健康险创新角度,作为保险公司特别希望行业里有更多大健康类企业以连接者的身份出现,比如像药品领域的镁信。任何一个疾病需要的服务、药品都是分散在很多领域的,都需要复杂的管理体系去连接才能形成从预防到治疗到康复的体系,而这些企业的存在将会对保险产品的创新提供基础。



< END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新模式,健康险,保险,筛查,服务,用户,创新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