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听多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药物无法改善症状可选择手术解决
幻听是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尤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据统计约60%-7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幻听,对患者的精神活动有较大的影响。现代临床研究认为,幻听是大脑听觉中枢对信号错误加工的结果,是一种与外界真实刺激无关的错误感官知觉。患者有时会听到有人在喊救命、有人命令自己或评论自己,但这种声音在现实的外部声场中并未存在,容易造成其情绪方面的影响,产生暴力及危险行为的可能性也随之提升。其中,约有25%-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接受抗精神药物治疗,仍持续有幻听、妄想、思考障碍等正性症状干扰[1],其中幻听的唆使更提高自杀危险性[2],可见药物治疗是无法完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
本文案例患者,熊思瀚(化名),男性,34岁,因“幻听、多疑、自语自笑、暴力冲动10余年,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入院,入院时曾提及受幻听干扰而心情烦躁,会谈时表情愁苦皱眉,自言自语、自笑,整体情感表达与主诉内容一致。经检查确定其符合手术标准,于5月完成脑立体定向手术。
病情始末
患者于10年前读书期间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睡眠差,很难入睡,睡着了容易惊醒;敏感多疑,怀疑别人说他坏话,背后议论他;幻听,耳边凭空听见有人说话,自言自语、自笑;心烦意乱,发脾气,坐立不安,来回走动,易冲动;对家人漠不关心,与父母敌对;行为异常,生活被动,孤僻、懒散,不愿与人接触及交流,当时就诊于当地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口服“氯氮平,利培酮”等药物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规律服药,症状控制时好时坏,后因病情不稳定多次于当地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每次住院几个月,出院后规律服药,症状控制欠佳。
自确诊以来,患者规律、足量、足疗程服用过多种抗精神症状药物,包括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喹硫平等,但症状控制始终欠佳。现患者睡眠差,敏感多疑,耳边凭空听见有人说话,心烦、发脾气,与家人敌对,坐立不安,经常来回走动,夜间反复起来上厕所,不愿与人接触及交流,对家人漠不关心,自言自语、自笑,行为异常,孤僻,懒散,接触被动,否认自己有病,无自知力,社会功能明显受损,今家属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门诊拟“精神分裂症”收入院。
术后,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夜间睡眠质量改善,术前的幻听、暴躁、多疑、自言自语等症状消失了,可以回忆起基本家庭情况、过往工作经历,与周围人进行正常对话沟通,明确表达了对回家的渴望,证明其亲情感回归,记忆力未受影响,症状控制良好,基本达到出院标准,于术后一周办理了出院。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核心: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影响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关键是疾病的早期处理(发病后的前3年),这个时期患者对药物治疗较敏感,如果处理得当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将大大增加治疗难度,因此精神分裂症特别强调早诊断、早治疗。但如开篇所述,约有25%-5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接受抗精神药物治疗,仍持续有幻听、妄想、思考障碍等正性症状干扰,像这类接受初始抗精神病药、剂量调整或换用精神病药的疗效均不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上将他们归类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如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已经进入药物难治的重症阶段,即满足:1、病史3-5年以上,应用三种抗精神病药物足量治疗,但疗效欠佳;2、病人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3、即使有充分的维持治疗或预防治疗,病人病情仍然复发或恶化,其难治性体现在,无论是采用西药、中药、心理、康复、物理治疗等,均无法控制精神症状。那么就建议家属选择手术治疗,手术可以使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顽固症状获得有效控制,经过少量药物巩固与术后精神康复训练,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1]李美秀、蔡芸芳(2003).精神分裂症病幻听症状自我处理技巧之初探研究.医护科技学刊, 5(1),45—54。
[2]刘淑言、陈美碧、周桂如(2000).一位慢性精神分裂症病患之护理经验.荣总护理,17(1),48—5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