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对疾病的治疗及愈后存在理解偏差,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家住东莞的63岁男子林叔从去年年初开始,就经常头晕。“躺的时候还好,坐或者站的时候,就感觉晕头转向的了。”林叔说,随后还陆续出现视力下降、看东西重影、行走不稳等症状。去年年中,林叔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冠状动脉狭窄,对症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有些好转,林叔便出院了。不过,出院后不久,林叔就感觉头晕的症状似乎加重了。
去年9月初,林叔突然间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吓得他不敢睁眼,也不敢动。在家属的陪同下,林叔找到了孙永奇。结合影像检查资料和临床症状,孙永奇认为是小脑梗死的诊断明确。患者后循环处于明显缺血状态,随时有再次发生脑梗死的风险。由于长期被头晕折磨,且辗转各大医院均未能治愈,导致患者异常焦虑,并达到中度抑郁的程度了。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的时候,医生也把心理因素考虑进去,还时常鼓励开导林叔,让他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大部分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及愈后存在理解偏差,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大部分神经系统疾病属于慢性病,需要进行长期的慢病健康管理,也会加重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疾病本来也有可能影响大脑的海马结构、海马旁回等参与调节本能和情感行为的区域。因此,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容易合并心理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有效减轻疾病对健康的影响。但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疾病恶化。医生强调,面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治病的同时还要时时关注患者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和科学的治疗,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