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服药治疗副反应明显患者该如何应对?

2021
06/02

+
分享
评论
颅脑神经医学
A-
A+

精神疾病是一组慢性进展性疾病,也是不可根治性疾病。

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精神疾病是一组慢性进展性疾病,也是不可根治性疾病。一旦该类疾病被确诊,患者就需要终身服药以维持有效治疗。公认的是,用于精神分裂症症状的不同抗精神病药在副作用方面有很大不同。但是,从患者及家属的角度来看,关于这些副作用对功能的影响知之甚少。下文将针对“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如何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副作用”以及“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后的应对措施”等患者及家属关心的内容进行详尽解答。

自从1950年代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开始使用后,不仅促成精神病患医疗从住院长期疗养转向社区积极复健;同时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也发现精神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存在5大核心症状:正性症状,如幻听或妄想;负性症状,如无表情,不语,退缩无动机;认知症状,如判断力及注意力缺损;攻击症状,如自伤或暴力行为;忧郁焦虑症状。上述症状不只是在心理防卫机转出了问题,患者本身大脑生理结构的损伤和功能运作的失调,经由多巴胺理论的的反覆验证,可能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抗精神药物经过了几十年的使用,在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上已经累积了不少成绩,但也是暴露出不少未臻理想之处:无法有效改善负性症状及认知缺损症状;无法有效改善长期失功能状态;相当部分的患者无法从治疗剂量下的药物获得症状的改善;很难避免神经系统的不自主运动副作用。而其中又以第4项的药物副作用最令患者感到难过、不舒服而会因此中断服药,进而造成病情恶化或病程慢性化,因此除了下述处理方法来改善副作用外也鼓励家属提供支持、包容的环境解开束缚患者的身心压力。

常见副作用和处理方法

排尿困难:解尿时多等几秒钟或听流水声以引导解尿;回诊时告知医师予协助药物调整;多喝开水,每日可饮1500-2000ml,避免泌尿道感染。

头晕:改变姿势时,应采渐进式,且动作要轻缓。为预防姿位性低血压,如本来躺于床上欲站起来,应先采坐姿一会儿,无不适情形再站起来,防止快速变化姿势造成不适。

眼球上吊:休息一下或将眼睛闭上一段时间,若此情形发生次数频繁,回诊时告知医师,予协助药物调整。

吞咽困难(有时会合并流口水):注意其进食情形,尽量勿食用坚硬固体食物或较难吞食之食物,如硬糖果、麻糬以避免噎食,产生窒息危险。

打瞌睡、想睡、没力气:鼓励多活动,避免白天入睡,此现象大部分于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改善。若未改善,需评估是否为药物引起,回诊时告知医师予协助药物调整。

口干舌燥:可以清水漱口、经由少量多次摄取足够水分、嚼无糖口香糖、增加刷牙次数、口含碎冰处理,可使用护脣膏保持嘴唇湿润。

便秘:增加高纤食物(蔬菜水果),摄取适当水分及养成运动习惯。

视力模糊:此为暂时性副作用。不适期间尽量避免看近物及从事精细活动。

手脚僵硬(有时走路会呈现小碎步):避免从事激烈且具危险性之活动。注意环境安全,避免跌倒,若此情形发生次数频繁,回诊时告知医师予协助药物调整。

性欲减退或月经不规则:对健康并无妨害,可和医师讨论,必要时转诊泌尿科或妇产科。

体重增加:维持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适当运动,减少食用零食或含糖饮料,以减少摄取多余的热量。

而针对那些有严重的药物副作用无法服药,或者经长期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拒绝服药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但部分家属对手术治疗仍存在不解或质疑,认为术后患者变残疾了,人变傻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认知。不过“致残、变傻”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早在70年代医疗条件落后,人们对大脑的认知不足,当时大受欢迎的“额叶切除术”可以帮助患者解决精神症状,让精神病人变得安静,减少对社会的危害,但由于额叶占全脑体积的1/3,术后病人失去了很多功能、性格也变得沉默寡言,这样严重的手术后遗症及人格改变导致手术治疗沉寂一时。

如今随着神经科学的不断进步,治疗理念与早期不同,手术方式早已“脱胎换骨”,精神外科医生从脑科学的进步和神经核团定位与症状之间的关系中找到了治疗方向。多项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表明,精神病人的临床症状与锥体外系的神经核团之间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如果能定位这些神经核团,并有针对性地毁损部分核团,就有可能治愈精神疾病。随着立体定向治疗装置的不断改进,人脑神经核团的定位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从最初的X线定位脑内神经核团,到现代的CT定位、MRI定位、神经导航和机器人定位,每次都实现了跨越式进步。由于神经核团定位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核团定位误差小于0.1毫米;特别是射频技术不断改进,这使外科医生对脑内神经核团的毁损变得十分理想可控,几毫米的靶点毁损,对周围脑组织的影响十分微小,而术后的疗效却非常理想。

与药物治疗相比,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和消除精神病患者的绝大部分顽固性精神症状、消除其对家庭和社会的肇事、闯祸根源;手术使患者恢复自知力、承认有病、自愿接受进一步治疗,这更方便管理病人;此外,对服药剂量较大的病人来说,术后可减少用药剂量,从而减少多种药物所致的并发症。这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回归正常的家庭、社会生活与工作奠定了基础,也是他们坚持长期治疗的关键所在。但外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不是“根治”性的。尽管手术可以使病人的一些症状得以改善甚至消除,但仍不能完全取代药物的治疗,因此术后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坚持用药是必要的,同时良好的社会及家庭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障碍,反应,服药,精神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