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28块肌肉链激痛点,图文教你快速缓解疼痛

2021
06/02

+
分享
评论
运动康复吧
A-
A+

国外研究人员Antonio Stecco等发现,由于肌肉过度使用或外伤,皮下的滑动层会产生大量的透明质酸,然后聚集成细小的超分子结构,从而改变其构型、粘度和粘弹性。由于其粘度增加,透明质酸不再能用作有效的润滑剂,从而增加了滑动层的阻力并导致筋膜致密化或肌肉纤维异常滑动。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快速解决疼痛?

没错,肌筋膜触发点(MTrP)。

一种与疼痛联系紧密的异常组织。

你也许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也可以看图自己或帮家人高效缓解疼痛不适。


当我们发生疼痛不适时,我们看图找到它们,只需要做适当的处理,就可以快速缓解疼痛。


 
 

 


那到底什么是肌筋膜触发点(MTrP)?

国外研究人员Antonio Stecco等发现,由于肌肉过度使用或外伤,皮下的滑动层会产生大量的透明质酸,然后聚集成细小的超分子结构,从而改变其构型、粘度和粘弹性。由于其粘度增加,透明质酸不再能用作有效的润滑剂,从而增加了滑动层的阻力并导致筋膜致密化或肌肉纤维异常滑动。滑动干扰会影响运动范围并导致运动困难,包括运动质量和刚度。此外,在异常情况下,摩擦会导致神经过度刺激(刺激)增加,然后使致密筋膜内的机械感受器和伤害感受器超敏。这种超敏反应与人的疼痛,异常性疼痛,感觉异常,本体感觉异常和运动改变有关。


 

 
 

 

肌筋膜触发点(MTrP)有没同一的诊断标准?

没有!!!


 
 

 


去年底,Lihui Li 发表了关于对2007年至2019年物理疗法干预临床试验中使用的肌筋膜触发点(MTrPs)诊断标准进行更新的系统评价。


总结了,肌筋膜激痛点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压痛、结节、紧绷条索带或局部抽搐感,往往还会有牵涉痛。



 
 

 



局部抽动感:

激痛点受到挤压时,由于紧张的肌纤维收缩而出现的肉眼可见的短暂的或者可触摸到的肌肉和皮肤收缩。


牵涉痛:

也叫反射痛,是疼痛刺激部位以外的某一局域性疼痛。疼痛可能被诱发,但不按常规神经皮节变化分布。通常可无明确的关节肿胀。肌筋膜激痛点引起的疼痛通常比较明显,疼痛通常能被反复诱发。


以下常见激痛点,即使你不是专业人士,当你出现不疼痛不适时,只要你在对应的MTrP上进行简单的按摩,都可立即缓解!


赶紧收藏!

热点



28块肌肉的常见激痛点以及对应的疼痛症状


01  
颞肌(Temporalis)  

 

颞区:头疼


 
 

 


02  
枕下肌(suboccipitalis)  

 

颞区:头痛


 
 

 


03  
咬肌(masseter)  

 

上排后侧牙齿、下排后侧牙齿、眉毛区、下颌:耳疼、耳鸣、眩晕


 
 

 


04  
上部斜方肌(upper trapezius)  

 

眼眶外侧、颞区、颈部、下颌:颈痛、头痛


 
 

 



05  
头夹肌(splenius capitis)  

 

头顶、颈部:


 
 

 



06  
颈夹肌(splenius cervicis)  

 

眉毛外侧区、颞区、颈后侧:丛集性头痛颈夹肌牵涉痛


 
 


07  
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前额、枕后、头盖骨、眼睛周圈:耳疼、耳鸣


 
 

 



08  
斜角肌(scalene)  

 

胸前区上方、肩胛骨内侧缘、肩外侧、上臂后侧/外侧、前臂后侧/外侧、大拇指/食指:是激痛点疼痛唯一放射至上肢的颈部肌肉(同胸廓出口综合征


 
 

 


09  
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  

 

肩胛骨区、上臂外侧、腕部:肩部内旋诱发疼痛


 
 

 


10  
冈上肌(supraspinatus)  

 

肩部外侧、上臂外侧:外展时疼痛明显


 
 

 



11  
冈下肌(infraspinatus)  

 

上臂外侧、前臂外侧、手前侧/后侧:肩部外旋诱发的疼痛


 
 

 


12  
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  

 

肩胛骨内缘、胸外侧、上臂内侧前臂内侧第4,第5指:深呼吸时疼痛


 
 

 


13  
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  

 

肩胛下角下方区域、上臂后侧/内侧前臂后侧/内侧第4,第5指:肩背痛手臂上肢痛


 
 

 



14  
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  

 

乳头区域、肩前侧、上臂内侧前臂内侧:胸口痛、肩背痛


 
 

 



15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下腹部、中后背、髂嵴后侧:腰痛、常伴痛经


 
 

 


16  
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  

 

髋关节后侧/外侧:腰痛

 
 

 
 
17  
最长肌(longissimus)  

 

下腰部(PSIS)、臀部:腰痛


18  
臀中肌(gluteus medius)  

 

臀部后外侧、骶骨后侧面、髂嵴后侧:臀区痛


 
 

 



19  
臀小肌(gluteus minimus)  

 

臀外侧、大腿的外侧和后侧、小腿的外侧和后侧:类坐骨神经痛


 



20  
阔肌膜张肌(tensor fascia latae)  

 

髋外侧、大腿外侧:髋外侧痛


 
 

 



21  
髂腰肌(iliopsoas)  

 

腹股沟或大腿前侧:腰痛


 
 

 



22  
耻骨肌(pectineus)  

 

腹股沟和大腿前侧


 
 

 


23  
股直肌(rectus femoris)  

 

膝部、大腿前侧远端:膝痛、大腿紧


 
 

 


24  
胫前肌(tibialis anterior)  

 

小腿前侧、脚背部、大脚指


 
 

 


25  
比目鱼肌(soleus)  

 

小腿后侧、足后跟、骶骨后侧:小腿痛、足跟痛


 
 

 


26  
掌长肌(palmaris longus)  

 

手掌侧、前臂前侧:手臂痛


 
 

 



27  
梨状肌(piriformis)  

 

臀部后侧/外侧、大腿外侧


 
 

 



28  
后锯上肌(serratus posterior superior)  

 

肩胛骨后侧、肩后侧、上臂后侧/内侧、前臂后侧、内侧、第5指:深呼吸时伴随疼痛胸廓出口综合征


 
 

 

 
物理治疗
0 1
深层筋膜松解:按摩、中医针灸推拿

 

拉伸、牵拉

0 2
者泡沫滚轴

 

力量训练:先行等长收缩训练,然后等张练习。

0 3
体感觉、神经肌肉技术

 

交互抑制术(Reciprocal Inhibition,RI)、肌肉能量技术(Muscle Energy Technique ,MET),等长收缩后松弛术(Post-Isometric Relaxation,PIR)、收缩-放松/拮抗收缩术(Contract-Relax/Antagonist Contract ,CRAC)、收缩-放松/保持-放松术(Contract-Relax/Hold-Relax,CRHR)、神经肌肉术(Neuromuscular Technique,NMT),肌肉疗法(Myotherapy,MT)等等,都是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的问题的!

04
贴扎技术

70~80%的肢体疼痛都可以通过肌内效贴缓解、治疗。

05  
物理因子治疗  

 

超声治疗,热敷,冷敷,透热疗法,激光,离子电泳等治疗





 
如你非专业人士  

 
小贴士
Lorem Ipsum

也不是没有办法,您可以直接按照上面的图片按摩松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肌筋膜,肩胛骨,肌肉,疼痛,收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