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毕业生年薪40万做“保姆”引热议,你怎么看?

2021
06/01

+
分享
评论
临床科研与meta分析
A-
A+

名校生、高学历的职业争议。




去年,北大、复旦等名校毕业生从事房产中介、32岁硕士做家政,一时引发热议。


5月26日,一家政公司在某平台发布,清华毕业生40万年薪求职保姆阿姨管家,再次引爆舆论。


27日,该家政公司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其学历无假,可在网上查询。



对此,网友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此举“浪费学历”,甚至有人嘲笑“读书无用”,也有人表示“职业无贵贱,各行出精英”。还有网友表示,“看过薪水后我啥也不说了”。


专栏作家向小田发微博表示,“那个清华毕业做家政的,做的还不是一般的家政,年薪50w,做的是富人的管家。非要把管家理解为家政那也没办法了。”




01

年薪40万、非传统观念中的“保姆”

高学历家政人才短缺、仍存偏见


上述求职消息发布于5月25日,标题“清华-保姆阿姨【35k】管家”引人注目。据该求职消息,应聘者李静今年29岁,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学历,正寻求合适家庭担任管家工作,期待月薪3.5万元。


“名字是化名,学历是真实的。”上述家政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该公司约有20%的家政服务人员毕业于世界名校或取得本科以上学历,“我们有很多像清华、利物浦大学的高端人才。”


该工作人员称,通过公司介绍家政工作需要登记身份和学历信息,“身份证、(毕业)证书照片要给到的,国内的大学学信网可查的。”对于李静在清华大学所学的专业,该工作人员表示不便透露。


该工作人员解释,在家政服务行业,高知人才主要从事家庭教师或管家工作。其中,家庭教师负责全科辅导小孩学业,李静所应聘的“管家”也并非大众传统印象中的保姆,而是统筹安排家务工作“包括保姆的招聘,还有家里的宴会准备等,基本上都是不做家务的


该工作人员表示,此类家政工作每月薪酬约在1.5万到5万之间,类似李静学历的家政人员“之前有一位是年薪60万的”,而李静本人“差不多年薪30到40万。


求职信息显示李静2016年至2018年曾在汤臣一品服务四口之家;2019年至2021年间曾在上海九间堂服务三口之家。上述工作人员称,其公司服务的客户群体“都是高净值人群。”



记者进入该家政公司小红书页面发现,清华毕业女生确实不是个例,北大、浙大、本科毕业、英国皇家等高学历家政比比皆是,甚至还有外国人士出现在展示页面。而他们大多都是该家政公司的住家家教老师。



什么是住家家教老师?


记者在一家名叫“菲范行家”,号称提供专业住家家教服务的家政公司进行咨询,对方表示,住家家教的具体工作内容都是按照客户需求来定制的,做饭等日常家政服务之外,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一般负责早教锻炼、习惯培养,已经上学的孩子则主要负责课业辅导。


另一家同样定位自己为高端住家教机构的“红杉住家教师”则在其官网对住家教师的职责做了更明确的规定:“服务于3-14岁儿童,以英文教育为重点家教内容,包含数学、语文、英语等全科目类培训,及家庭作业辅导;辅导的同时,还能帮助家庭分担部分家务;还要再家中扮演孩子们‘大姐姐,大哥哥’的角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名校毕业、甚至博士选择做保姆式家教的新闻屡有出现。此次清华毕业生做家政的帖子依然引发热议,说明住家家教作为一种新兴事物,缺乏广泛的社会认知。究其根本,还是市场尚未成熟、相关法律法规边界模糊、行业标准缺失,对人才浪费的担忧是核心原因。


此前人社部发布的季度短缺职业排行中,家政服务员多次出现在榜单前十位,人才需求量较大。


另据央视财经报道,目前我国家政从业人员的缺口,高达3000万左右。其中,以上海一地为例,高端家政专业人才的缺口就达20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122所院校,开设了125个家政相关专业。家政专业的在校生仅为1344人,也就是说,平均每所学校不足20名。


尽管眼下家政服务人员薪水看涨,但大家对于家政仍有不少偏见,对于家政学存有误解也很自然;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家政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2

名校生、高学历的职业争议

本质上还是一种职业观念上的偏见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名校毕业生职业多元化并不是新鲜事。清华博士当中学老师,北大硕士卖米粉、厦大硕士卖卤味……每当有名校毕业生的职业身份与人们的预期不符的时候,总会引起舆论热议。


 陆步轩的“壹号土猪”


正如“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一直备受争议一样。十几年前的“陆步轩现象”引起了社会对就业观念、人才标准、社会分配等众多问题的深刻反思。直到现在,大家依旧在讨论和思考这个问题。


在传统认知观念里,名校毕业,尤其是清华北大毕业,就应该去从事更有含金量,需要高学历、高学识、门槛更高的工作。名校毕业,高学历从事与“身份”不匹配的职业,是一种浪费。


有评论认为,这本质上还是一种职业观念上的偏见。其实,没有任何一份工作是轻松的。


在现实环境和个人取舍的双重影响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的选择,名校毕业生、硕博高学历将会在很多行业里变得稀松平常



03

高学历从事家政、房产中介不是问题

让更少的人被迫“选择”加入才更迫切


之前,我们报道了复旦40岁博士年收入仅8.2万?两会代表建议提高工资待遇和博士资助、补贴,复旦毕业40岁博士年收入仅8.2万元,这不是段子,也不是个例。



因为疫情,为了这两年的毕业生就业,国家也是操碎了心,硕博扩招,第二学位扩招都使上了,但硕博就业后的待遇和流失问题,却一直是个大难题。


诚然,博士生毕业后的待遇与很多因素挂钩,比如职业的选择,还有本身的专业等。但纵观大环境,大多数博士生们首选的从业行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大多数的专业毕业后的待遇,都和这位复旦博士的年收入差不多,甚至更低,总结起来就两个字“偏低”


在链家的在线直选经纪人的“双一流高校”栏里,名校毕业生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顶尖名校,硕士、博士也在其列。据悉,其中多位经纪人实现销售超过1亿元,提成非常可观。


据统计,仅京、沪两地就有超过1000名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从事房产中介。


从中国天眼开10万年薪招科研人才而不得,到中国卫星近几年事故频出(人员流失影响不小),到疾控中心骨干人员大幅流失,有不少人提出,市场经济已经多年,希望政府和科研机构能审视自己的薪酬体系,不求让科研人员一夜致富,至少要让他们的收入能够让他们安心奉献,保住这个最起码的底线。我们要讲情怀,但也不能只讲情怀,对吧?


无论是从事房地产中介、家政或者其他行业,有人是因为热爱、有人因为高薪、这都无可厚非


去年大火的《后浪》谈到了“选择的权利”,这也是选择的权利。


不过,让更少的高学历人才,特别是科研人员因为无奈选择离开自己的行业,而被迫加入“房地产事业”或者“家政大军”,是不是才更迫切?


你怎么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保姆,清华,年薪,名校,博士,家教,管家,科研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