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疫情疫情传播链正在延长,变异新冠毒株带来新的挑战

2021
05/31

+
分享
评论
医殇宏哥
A-
A+

常巨平介绍,根据此前个案1-11的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高度同源,均属于在英国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来源于广州日报、猛犸新闻


21日至30日,广州累计发现确诊5,无症状21例


今天下午召开的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介绍,5月21日截至30日(今天)14时,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21例,均在市八医院隔离治疗。

我市在第一轮扩大范围核酸排查的基础上,在有关重点区域,扩大了核酸排查范围。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针对病毒传播速度快的特点,26日当晚18时迅速启动荔湾区全域,以及海珠、越秀等区有关重点区域全员核酸排查。全市紧急组建一万余人的核酸采样应急队伍,连夜开展第一轮核酸扩大排查。

至5月29日0时,第一轮核酸扩大排查现场采样工作基本结束,累计检测225.26万人次。截至今日14时,在此轮排查中,共发现感染者20人(无症状感染者19人,确诊病例1人),其中在之前隔离观察的密接者中甄别排查发现12人,另外8人,流调显示均与之前阳性病例有共同聚餐、活动轨迹重叠等情形。

21日以来感染者中,已检测的基因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均为传播速度极快的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B.1.617)。

5月29日,市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组织专家对第一轮扩大排查初步结果和当前疫情形势进行分析研判。风险主要集中在荔湾区白鹤洞街(含鹤园小区东片)、中南街、东漖街、冲口街、龙津街锦龙汇鑫阁等中风险区域,以及荔湾区海龙街道,作为重点区域严格管控。

为迅速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从5月30日(今天)开始,在荔湾区继续核酸筛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范围,区域覆盖至:越秀区、海珠区全域,以及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的重点区域。此次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同昨天起我市实施的分级分类防控目标一致,都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重点区域的大隔离、大筛查,及时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切断感染链条。

陈斌呼吁广大市民,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和集聚。积极配合街道、社区的统一工作安排,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和接种疫苗。

广佛疫情:疫情传播链正在延长

与前6次广东本地疫情相比,此次广东本地疫情确实复杂。

梳理广州、佛山和茂名三地的疫情传播链,可以基本明确的是,广州、佛山和茂名发生的疫情是属于同一起聚集性疫情,基本都可以追溯到广州荔湾最早报告的确诊病例郭阿婆。

郭阿婆到底在哪里感染了病毒?根据5月23日晚广州市荔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官方通报,75岁的确诊病例郭阿婆感染的是在印度出现的新冠变异株,“不排除意外暴露造成偶发感染”。

许多人猜测,5月25日广西南宁报告的核酸阳性人员宁某某是此次疫情的源头,他入境广州后在荔湾区隔离,5月10日解除隔离回到广西,因荔湾区请求协查而检测出核酸阳性。但其实,目前官方透露的信息并未能证实这种猜测。

在目前疫情形势下,我们还是不信谣、不传谣,以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为准,不给防疫工作添乱。

随着疫情进展,目前这起疫情的传播链不断延长,截至5月29日24时,广州、佛山、茂名已经共报告了6例确诊、23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传播链主要是在广州佛山延伸。

5月29日,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张周斌指出,本轮疫情有几个特点:当前的感染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聚集;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涉及广州、佛山的多个区域;疫情涉及人群的构成、活动场所的类型比较复杂。加上病毒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导致社区传播的风险不断增加。

最近两天,广佛新增的几个感染者个案就非常值得注意。

5月28日广州新增的无症状感染者5号,并没有在此前郭某的同一感染链条上。官方通报显示她是荔湾区居民,因喉咙痛而就医,在医院排查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5月29日佛山南海区报告新增1例确诊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是一起祖孙三代的家庭聚集性疫情,首发病例并非在纳入密接管理的人群中发现,而是在大规模核酸筛查中发现。

这些个案是否意味着出现了新的传播链?并不一定,可能只是他们的传播来源还未清晰,让我们静待官方进一步的流调和溯源确认。

但值得警惕的是,随着广佛疫情的传播链不断延长,后续还可能出现类似的感染源头不明的个案,给溯源工作带来挑战。

更强大的对手:变异株带来新的挑战

5月27日下午,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张周斌指出,传播速度快是此次疫情和以往疫情最大的不同。“传播力强,体现在通过吃一顿饭,短暂地非直接接触,就能造成传播。”

梳理传播途径可以发现,确实如此——

“又一间”茶点轩服务员姚某未戴口罩为郭阿婆送餐就感染了;宋阿婆与郭阿婆同时在同一间茶点轩吃饭而感染;宋阿婆探亲戚一起吃饭传染给了侄女;宋阿婆的11岁孙子在托管班传染了同学;宋阿婆到酒店吃早茶传给了另一个阿婆;宋阿婆的儿媳到佛山培训传给同事;培真小学的家长在筛查中发现被感染……

梳理传播链可以发现,广州疫情在不到10天的短短时间内,已经出现了5代传播个案,疫情传播速度之快、代际传播时间之短,也是此前未遇到过的。这一切都显示,这一次的对手,非常厉害!

在深圳这一边,造成此次的本地疫情的病毒属于在英国出现的变异毒株,目前传播链增至11人。其中1人仅在龙岗区的海纳展示工厂短暂逗留就已经被传染。

5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一期疫情周报指出,在英国、南非、巴西、印度发现的四种突变株在传染性方面都有所增加,其中首先在英国发现的B.1.1.7突变株二次传播风险增加。

5月29日,广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黄光烈指出,此次疫情中的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力很强,对防控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

“在这场和病毒进行的赛跑过程中,我们必须比以往跑得再前一点、跑得再快一些,才能及时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切断感染链条,否则短时间内极有可能出现更多本地感染者。”

面对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力更强的变异病毒,我们该怎么做?

其实,我们坚持了1年多的防疫“法宝”仍然是最有效的: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一米距、不拥挤、不聚集。此外,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有序预约接种疫苗。

深圳新增2例无症状


30日晚20时,深圳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会上,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通报,基本判定本起疫情为境外输入关联疫情,港口作业场所暴露感染后,引入的社区传播的可能性大,排除了与辽宁、安徽、广州其他区域近期疫情的关联性。


其中个案1到11,新冠病毒基因检测测序结果高度同源,同属于从英国发现的变异毒株B117,前6个个案全部参与了国际货轮的作业,相互之间交叉接触,传播链条清晰。


个案8到11为同一企业的员工,工作中有密切接触史。

个案12在盐田港及周边工作生活。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介绍,5月30日,深圳新报告2例无症状感染者,自“5. 21”疫情以来,深圳全市已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13例。

常巨平介绍,新增2名无症状感染者为夫妻关系,一例为盐田港综合保税区工作人员,夏某,男,52岁,居住在盐田区盐田街道东海道106号九号小区,曾在5月22日到过龙岗区西坑社区,5月29日核酸检测初筛阳性,后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


另一例为夏某妻子,何某,女,50岁,5月29日作为夏某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初筛阳性,5月30日经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


目前,两人均已转送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常巨平介绍,根据此前个案1-11的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高度同源,均属于在英国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新增2个个案的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待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传播链,感染者,荔湾区,疫情,新冠,毒株,变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