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指标只能占医院高级职称比例的10%以内?看到这样的护士晋升结构比例,你是愤怒还是抑郁?

2021
06/01

+
分享
评论
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A-
A+

一则让护士们哀声一片的“通知”,又有谁来给护士说句公道话呢?



 

话题


 

@燕燕

其实,我并不想传播负能量,因为我不想让我的护理同仁们陷入抑郁,但是,自从我看到这则人事科的通知后,就沉默了。

这则令护士们沮丧的通知是这样的:

通知  

“转发上级部门通知:各考点,关于结构比例有几点注意事项,请在审核时把握:


1、根据省人社厅《关于调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结构比例控制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护理专业正高设置在三级医疗机构,其中三级甲等医院占正高比例的10%以内,三级其他医院占正高比例的5%以内。护理专业副高设置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占副高比例的20%以内,二级医院占副高比例的10%以内。民办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个体诊所申报正高参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结构比例标准,最高可设置到3%,达不到标准的不能申报。


3、乡镇社区和县属疾控、监督、职业病防治、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申报正高需提供岗位设置表。”

 



 

点评


 


这是一家二级医院人事科下发到医院微信群的通知,细读这则通知之后,相信每一个护理人员无不感到感慨万千、心潮起伏:

也就是说,根据这省的专业技术人员机构控制比例,护理专业的正高职称设置,只有三级医院才能有,而且,这个三级甲等医院护理正高指标占比也只能占正高比例的10%以内,也就是说,100个医生正高职称,才能设10个以下的护理正高指标。三级其他医院的护理正高占比更低,5%以内。护士的副高设置,只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才能有,其中三级医院占副高比例的20%以内,二级医院占副高比例的10%以内。


 

这则通知的杀伤力有多大?   

一年一度的国际护士节刚过,各地医疗单位、医护人员都在欢欣鼓舞的庆祝护士节,在庆祝护士节的余热里。身为护理人员,看到这则通知,人为的控制护士高级职称晋升比例的通知,心里是何滋味?其实,大家都不想看到这则令护理队伍士气低落的人事科通知,不想面对,仍需面对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是医生的“眼睛”,是值守在病床旁的“哨兵”。在我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护士占比超过一半。截至2020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470多万。2020年初,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疫情,全国4.2万余名医务人员奔赴湖北战“疫”前线。其中,护士有2.86万名,占总数近七成。护理人员之不可或缺,众所周知。

护士感到护士职业的美好,除了与医生一起治病救人,让护理价值得到体现外,最大的期望莫过于想改变“重医轻护”的偏见,看到医院科室有足额的护士配置,护理人员该晋升的时候,能够有条件晋升,体现护士的地位和价值。

一方面是各级医疗机构庞大、高于医生数量的护理队伍,护理人员高涨的晋升需求,以及临床庞大的护士缺口,另一方面,是人为的控制护士高级职称晋升的指标。这其中的矛盾,这中间的煎熬滋味,唯有护士能懂!

 

一边是缺护士,一边是留不住...   

对于一个健康发展的行业,它的上升路径应当是“金字塔形”的,从低级到高级,要有足够多的晋升渠道,而不应该是“水滴形”的。“金字塔”里每个级别的护士都有不错的机会晋升,而“水滴”中,晋升这件事是难度逐级上升的,在晋升无望的情况下必然会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更换“跑道”,外流到其他行业。对于行业而言,大量的人才外流无疑是“死路一条”

长期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一直致力于加强医疗机构护理工作,多次发通知与规范强调“医疗机构要建立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和弹性调配制度,保障临床护理需求。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先保障临床护士人力配备到位,不得随意减少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原则上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数量占全院护士数量不低于95%。


单纯地增加保障临床护理岗位和护士数量,但不改善畸形的晋升结构,最后的结果就是行业里每年都有大量的护理“新手”流入,同时大量的护理“老手”流出,这种的“开闸蓄水”对于医院管理是极不经济的,就患者安全而言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护士三连问  


“重医轻护”何时休?

谁来给护士说句公道话?

医院的重“医”轻“护”局面,又是谁造成的?


当临床一线护士群体都有合理的工作量和收入,晋升和发展有望,让护士职业相对体面,得到社会的承认,社会地位得到应有的提高,护士团队的流失率自然会下降,当然,也就能够更好的提升、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只有全方位地提升护士待遇和社会地位,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护理行业中来,从根本上解决护士短缺问题。


后记  

后经查证,该省这个关于医护人员高级职称晋升结构比例的政策是2015年的,这家医院人事科发送出的通知与上级政策内容实际上是滞后的、不匹配的。有人说,可能是这家医院解读太过了。但即便是如此,这个比例结构的通知却依旧在执行,这中间,究竟是谁在起决策作用?不用猜,这个人,不,这群人,绝对不是护理人!


 

 

谁来为护理人员说句公道话?谁来为护理人员主持公平正义?

各级医疗机构重医轻护何时休?


作者:忘忧草    来源:护理管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二级医院,护士,指标,医院,抑郁,护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