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院士团队开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正式开始接种

2021
05/30

+
分享
评论
生物世界
A-
A+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智飞龙科马联合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智克威得®)在北京落地开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智飞龙科马联合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 (智克威得®) 在北京落地开打。

5月27日,来自该疫苗研发基地中科院微生物所的部分科研工作者在海淀区的“中科院疫苗接种专场”注射了第一针。

新冠重组蛋白疫苗 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部药物研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的支持,是我国布局的五条疫苗技术路线之一,由中科院微生物所 高福 院士团队攻关研发。


2021年3月1日,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使用。乌国评价该疫苗为世界上最安全、最有效的疫苗之一。

3月10日,该疫苗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陆续在安徽、浙江、江苏、山东、贵州、湖北、河南等地投入注射。

5月3日,第一批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在北京顺利生产下线。该疫苗是国内第四款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也是国际上第一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

新冠重组蛋白疫苗采用三针免疫程序,其技术原理和已经运用很成熟的乙肝疫苗类似。它是采用 DNA 重组技术,由重组 CHO 细胞表达的新型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受体结合区 NCP-RBD 蛋白,经过纯化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混悬型注射液。

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在18-59岁成年人中开展的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受试者接种2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83%,受试者接种3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7%。接种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符合亚单位疫苗不良反应小的特点,且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与目前国际上重组蛋白疫苗、mRNA新冠疫苗相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开展的Ⅰ期试验显示,受试者接种3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5%;未发生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该疫苗生产采用工程化细胞 (CHO) 生产重组蛋白,不需要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产车间,生产工艺稳定可靠,可以快速实现国内外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显著降低了疫苗生产成本,且存储和运输便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作为微生物学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临危授命、奋勇担当,以心系患者的人民情怀和胸怀报国的使命精神,依托研究所前瞻性的科技布局和多年耕耘形成的强大基础性工作,为国家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微生物所将继续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中科院,新冠,高福,疫苗,蛋白,重组,正式,获批,北京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