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脊柱骨折-微创经皮椎体成型术(PKP/PVP)!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也逐年增加,在外伤骨科门诊有近60-70%老年患者是因骨折就诊,其中一半为脊柱骨折,并以腰椎和胸腰段骨折多见。
对于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大概有以下四种:
①-在家绝对卧床静养;
②-忍痛活动,但后期可能会出现骨折椎体压缩,脊柱后凸畸形,甚至出现压迫脊髓,下肢无法行走的情况;
③-出现下肢运动感觉障碍或神经损伤,可行脊柱开放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
④-微创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即:经皮球囊扩张、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成型+骨水泥注入术(PKP/PVP)。
我们先分析下几种治疗方法的利弊,第一种方法对于骨折患者来说很难做到绝对24小时卧床静养;第二种方法忍痛活动后期会出现并发症,或难以处理的远期不良影响;第三种是比较重的情况,临床中比较少见;第四种是目前治疗方法中易于被大众接纳,且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微创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
微创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即经皮穿刺球囊扩张、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成型+骨水泥注入术(PKP/PVP)。
其操作方法是在C臂机X线透视下来定位骨折的脊柱椎体,并通过细针头穿刺经过皮肤、皮下、肌肉、到椎体骨质,进行局部麻醉,麻醉后,透视下将直径约2-3mm的针样管道经皮避开神经血管,钻入骨折的椎体内,用球囊扩张进一步复位骨折椎体,再将骨折填充材料如细泥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俗称骨水泥)注入椎体内,经过5-10分钟固化后,使得脊柱骨折椎体复位、固定、充填,达到止痛、防止骨折压缩和骨折活动移位、恢复脊柱的支撑和活动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通常PKP/PVP操作后,经临床观察大多数患者的疼痛会减轻80-90%,腰部能感觉明显支撑用力。此微创术式较常规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创口仅0.2-0.3cm),对人体影响小(局部麻醉),恢复快(术后2-4小时即可佩戴支具下地活动)等优点。
此术式一般适用于中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且无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或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及脊柱肿瘤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