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

2021
05/31

+
分享
评论
精准医学资讯网
A-
A+

新增胸膜间皮瘤章节,使得 ICIs 临床应用的肿瘤类型增加至 17 个。



本次指南大会上,在免疫毒性及肿瘤相关疾病管理专场中,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章必成教授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指南更新要点进行了解读。  
 

 
01
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部鳞癌  

 
 
更新部分:  
 
  1. 非鼻咽癌治疗方面,将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以及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由 II 级推荐上升为 I 级推荐。

  2. 在鼻咽癌治疗中增加了卡瑞利珠单抗+吉西他滨+顺铂 III 级推荐。

  3. 二线治疗或挽救鼻咽癌部分增加了特瑞普利单抗 II 级推荐。

 

 
0      2
晚期食管癌  

 
 
更新部分    
在一线治疗方面,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 I 级推荐;在辅助治疗方面,将纳武利尤单抗作为 II 级推荐。  
 

 
0      3
无驱动基因突变的非鳞 NSCLC  

 
 
新部分:  
  1. 在无驱动基因的非鳞 NSCLC 一线治疗中,本版指南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1A 类证据)由 II 级推荐提升为 I 级推荐,将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也作为 I 级推荐;对 PD-L1 高表达的人群,将阿替利珠单抗单药作为 II 级推荐,同时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 1A 类证据写进了一线治疗的 II 级推荐;将双免疫和双免疫加两个周期的化疗作为一线治疗的 III 级推荐。

  2. 在晚期非鳞 NSCLC 二线治疗方面,替雷利珠单抗单药也作为 1A 类证据写进了 II 级推荐。

 

 
0      4
鳞状 NSCLC  

 
 
更新部分:  
  1. 在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中,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写进了 I 级推荐;将阿替利珠单抗在 PD-L1 高表达人群中的应用列为 II 级推荐,同时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以及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 1A 类证据写进了 II 级推荐;将双免疫疗法以及双免疫联合 2 周期化疗作为 III 级推荐。

  2. 在晚期肺鳞癌二线治疗中,将替雷利珠单抗单药治疗作为 1A 类证据写进了 II 级推荐。


 
0      5
胸膜间皮瘤  

 
 
更新部分:  
  1. 这是本指南今年新增的一部分,在 I 级推荐及 II 级推荐中都是双免疫治疗方案,在 III 级推荐中给出的是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铂类。

  2. 在 CheckMate 743 临床研究中,双免疫治疗方案可以给患者带来 OS 上的获益;进一步做亚组分析发现,不管是非上皮型还是上皮型都可以在治疗中获益,且非上皮型获益更大。2020 年 10 月 2 日,FDA 批准纳武利尤单抗与伊匹木单抗联合疗法一线治疗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成人患者。

  3. 度伐利由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卡铂一线治疗胸膜间皮瘤方面,目前只有两个 II 期临床研究,即 Dream 研究以及 PrE0505 研究,两项研究目前都给出了积极的结果,不过因为都是 II 期临床研究,因此本指南将其列为 III 级推荐。

0      6
乳腺癌  

 
 
更新部分:  
  1. 主要是聚焦于三阴性乳腺癌,在 II 级推荐中增加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推荐。

  2. 在新辅助治疗及辅助治疗方面,新增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 III 级推荐。

 

 
0      7
晚期胃癌  

 
 
更新部分:  
  1. 在一线治疗中,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作为 I 级推荐。

  2. 在二线治疗中,将帕博利珠单抗作为 MSI-H 人群的 II 级推荐。

 

 
0      8
中晚期 HCC 免疫治疗一线策略选择    

 
 
更新部分:  
在 II 级推荐中,新增了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类似物,另外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升级为 II 级推荐。  
 

 
0      9
晚期结直肠癌  

 
 
更新部分:  
  1. 本指南对治疗线数中的晚期结直肠癌全部限定为 MSI-H/dMMR 患者。

  2. 将帕博利珠单抗由 II 级推荐上升为 I 级推荐。

 

 
10
肾透明细胞癌  

 
 
更新部分:  
  1. 在一线治疗肾透明细胞癌中,在中、高风险组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升级为 I 级推荐,在低风险组也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升级为 II 级推荐。

  2. 在低、中、高风险组,分别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卡博替尼列为 III 级推荐。

11
尿路上皮癌  

 
 
更新部分:  
在后线治疗中将替雷利珠单抗作为 1A 类证据进行 I 级推荐;在维持治疗中将 Avelumab 作为 II 级推荐。  

 
12
皮肤黑色素瘤  

 
 
更新部分:  
  1. 在术后辅助方面,无论是 III A、III B、III C、III D 还是 IV 期,「帕博利珠单抗 1 年(1A 类证据)」均从 I 级推荐下降为 II 级推荐,「特瑞普利单抗 1 年(2A 类证据)」均从 II 级推荐下降为 III 级推荐。

  2. 晚期一线治疗方面,「帕博利珠单抗 1 年(1A 类证据)」 从 I 级推荐下降为 II 级推荐,「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2A 类证据)」 从 II 级推荐下降为 III 级推荐。


 
13
肢端黑色素瘤  

 
 
更新部分:  
  1. 术后辅助,无论是 III A、III B、III C、III D 还是 IV 期,「帕博利珠单抗 1 年(2B 类证据)」、「特瑞普利单抗 1 年(2B 类证据)」分别从 I、II 级推荐下降为 III 级推荐。删除了对 IV 期术后辅助治疗的推荐。

  2. 晚期一线,「帕博利珠单抗(2B 类证据)」、「特瑞普利单抗(2B 类证据)」均从 II 级推荐下降为 III 级推荐。

  3. 晚期二线,「帕博利珠单抗(2A类证据)或特瑞普利单抗(2A 类证据)」从 I 级推荐下降为 II 级推荐。


小结  
  1. 新增胸膜间皮瘤章节,使得 ICIs 临床应用的肿瘤类型增加至 17 个。

  2. 随着临床试验结果不断公布、新的适应症陆续获批,多个 ICIs 加入到临床应用推荐当中,部分推荐级别进行了升级。

  3. 多个国产临床试验 ICIs 陆续获批用于临床,丰富了免疫治疗选择,特别是 NSCLC 领域。

  4. 部分 III 期临床试验公布了阴性结果后,其相对应的少数 ICIs 临床应用推荐级别予以下调或删除,更加客观和理性,如恶性黑色素瘤。

  5. 免疫治疗不仅推荐应用于晚期实体瘤,还在部分瘤种中新增了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的临床推荐应用,如食管癌、乳腺癌、尿路上皮癌、恶性黑色素瘤等。

  6. 联合免疫治疗方式不断丰富,包括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双免疫联合治疗,在本次更新中均列于指南推荐。

  7. 免疫治疗精准化,以生物标志物如 PD-L1(TPS 或 CPS)、dMMR/MSI-H 等为指导,筛选出优势人群,以最大化其长期生存获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帕博利珠单抗,胸膜间皮瘤,黑色素瘤,免疫,临床,化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