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如逝世,今年已痛失15位两院院士

2021
05/29

+
分享
评论
学术头条
A-
A+

陈清如也是今年第15位离世的两院院士。作为国家分别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均为终身荣誉,并称“两院院士”。




据@光明日报 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陈清如同志于2021年5月2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

陈清如 资料图

公开资料显示,陈清如,1926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48年至1952年就读于唐山交通大学,1959年至1960年到莫斯科矿业学院进修,先后在唐山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工作,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清如是我国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与技术研究,他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指导研究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研制出世界第一台煤用概率分级筛;创建了“空气重介质稳定流态化”的选矿理论和技术,并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为我国矿物加工领域的科研、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陈清如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国际选煤大会首次设立的“终身成就奖”。

陈清如也是今年第15位离世的两院院士。作为国家分别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均为终身荣誉,并称“两院院士”。

1月28日,中科院院士王绶琯因病辞世,享年98岁。王绶琯是中国天文学界的泰斗,我国射电天文的奠基人,曾任北京天文台台长。

2月5日,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沈忠厚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沈忠厚是我国著名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教育家,油气井工程学科奠基人。


2月7日,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程镕时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3月2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周毓麟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周又元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3月22日,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3月26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在上海逝世,享年103岁。


3月27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毓元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3月31日,工程院院士、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李京文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4月28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在北京逝世。


5月6日,工程院院士、湿地生态学家刘兴土在长春逝世,享年85岁。


5月14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元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5月22日,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同一天,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去世,享年99岁。


5月2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陈清如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工程院,中科院,研究员,教育家,逝世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