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正常生活、工作、结婚和哺育后代。而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握手、拥抱、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办公用品、住同一宿舍、在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是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的。
(以上案例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其实,上面这些情形,都叫做“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也就是指一个人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到了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HBsAg不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或被其污染的针头刺伤。这时,暴露者就存在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加以预防。
乙肝常见吗?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2.57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约有88.7万人死于乙肝感染相关疾病,其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死亡分别占52%和38%。而在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即乙肝表面抗原或DNA为阳性≥6个月)共有约9300万例。
乙肝危害大吗?
急性的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若能早期诊断、适当休息、注意营养和规范治疗,90%以上的成人患者可在3~6个月内自愈。不过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无法彻底清除慢性乙肝病人体内的病毒,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好,可能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
乙肝病毒如何传播?
乙肝病毒通过母婴生殖、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的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不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蚊虫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体内乙肝病毒DNA的水平。而采取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清的乙肝病毒DNA水平,使其不再具有传染性。
如果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了,怎么办呢?
不要慌不要慌,我们一步一步来规范处理:
(1)挤压伤口,排出伤口中的血液;
(2)0.9%的氯化钠溶液冲洗伤口,并用消毒液处理伤口。
(3)立即进行乙肝DNA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并于3-6个月后复查。
(4)如果暴露者明确之前已经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或≥10mIU/ml,可不进行处理;如果暴露者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已接种过疫苗但乙肝表面抗体<10mIU/ml(或不详),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IU,同时在身体不同部位接种1剂乙肝疫苗,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剂和第3剂乙肝疫苗(均为20ug/剂)。
有文献认为,对于18岁以上的乙肝意外暴露者,如有特殊原因需更快产生保护力,可以采用乙肝疫苗的加速接种程序(Accelerated Recommended schedule):于第0天、第7天、第21-30天内和第12个月时分别接种1剂乙肝疫苗(20ug/剂),共4剂。
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可维持多久?
接种乙肝疫苗后,只要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水平≥10mIU/ml即为免疫成功;据研究,全程、规范接种乙肝疫苗后,95%以上的健康婴儿会免疫成功;免疫成功者的抗体保护期限至少可持续15~20年(部分研究认为可达30年)。
如何加强接种乙肝疫苗呢?
如果乙肝两对半检测所有指标全为阴性或者抗-HBs<10mIU/ml,则为“无应答”。对于无应答者:
· 可按“0-1-6月”程序加强接种3剂乙肝疫苗(每剂20ug);
· 全程接种后1-2个月复查乙肝表面抗体;
· 如仍为“无应答”,可再接种1剂60ug的乙肝疫苗;
· 之后不论检测结果如何,不再接种乙肝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可产生对乙肝病毒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但抗体检测仅能反映体液免疫水平。所以,即便是“无应答”者,也并不代表没有免疫力,不需要、也不应该反复接种乙肝疫苗哦!
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正常生活、工作、结婚和哺育后代。而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握手、拥抱、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办公用品、住同一宿舍、在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是不会传播乙肝病毒的。当然,如果真的不慎发生了乙肝病毒的意外暴露,只需按上面的方法进行规范处理就可以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