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虽然凶猛,但与肺癌、乳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相比,它的发病率较低,从这个角度来说,无需太过恐慌,防患于未然,永远是最妥善的处理方式。
“平时工作忙,累的,忍忍就过去了”,是他挂在嘴边的话。随着时间推移,孙先生疼痛愈发明显,便买了些胃药来吃。过了一段,腹胀的症状并没有减轻,上腹部反而疼得越来越厉害,体重也下降了20多斤。
近日,孙先生来到我院,在门诊找到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宁,经过检查后确诊为胰腺癌。
“胃病”为何招来胰腺癌?它为何善于伪装?哪些症状需警惕?如何将它拒之门外?为此,小编邀请了肿瘤专家为您解惑~
胃病、胰腺癌
傻傻分不清?
1
上腹不适、闷胀痛,是多数胰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这种疼痛多在夜间加重,且常与体位有关,仰卧时加剧,蜷曲时减轻,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腰背痛。
2
如果没有刻意减肥,体重却在一两个月期间减轻10%,也要考虑胰腺癌的可能。
3
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波动,且药物控制不理想或者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中年人突发糖尿病,也要注意排查胰腺癌。
4
有大约90%的胰腺癌患者会出现黄疸还可能伴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等表现。
5
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都可能是胰腺癌伪装的千万不要盲目地认为只是消化不好。
肿瘤专家提醒:
牢记这些危险因素
1
不健康生活方式
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对胰腺癌发病有确定作用的危险因素。吸烟量的多少与胰腺癌的发病呈正相关。另外,长期的酒精刺激,一方面会直接损伤胰腺组织,目前已证实,酗酒可以诱发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能诱发癌变。
2
饮食结构不平衡
3
疾病因素
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作为胰腺癌的病因尚有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是糖尿病究竟是胰腺癌的一个早期症状或并发症,还是致病因素,目前赞成其为病因的占优势。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增加胰腺癌的发病危险,特别是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阳性者胰腺癌危险性为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阴性者的2倍。
4
遗传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胰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特点,研究发现,大约 10%~20% 的胰腺癌具有家族史,亲属患病危险约增高 3-5 倍,若家族中有 2 例以上胰腺癌,其一级亲属患胰腺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约 18 倍左右。
此外,胰腺癌还与几种高度特征性遗传综合征相关,包括遗传性胰腺炎、家族性多发性非典型丘状黑色素瘤等。
5
炎症因素
6
良性肿瘤病变
胰腺有多种良性肿瘤,但原发性良性肿瘤,例如粘液性囊腺瘤、导管内粘液乳头状瘤很可能恶变为胰腺癌。
如果我们能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及早进行适当处理。胰腺癌的增长势头就有可能被遏制。
病程短、易扩散
做好早筛很重要
中共党员、我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李宁说,胰腺癌病程短,易扩散,发现时往往已是晚期,所以做好预防和早筛查至关重要。
做好这些·防患于未然
戒烟限酒
不暴饮暴食
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每天尽量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控制体重
管好血糖水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