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一)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与围术期管理学组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学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老年麻醉联盟
加速术后康复(ERAS)是围手术期医学临床实践及路径管理的重要进展。术后早期下地活动与早期摄食摄饮是其重要的转归目标,该目标的前提需要确保术后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以及 有效的镇痛管理。老年患者由于增龄及疾病相关的脆弱肠道功能以及阿片类药物镇痛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围手术期单纯依赖阿片类药物控制术中疼痛及术后疼痛应激会显著影响术后 ERAS 进程。因此,在老年患者中应实施以下措施:
(1)局部麻醉(局麻)药物为主的椎管内、外周神经阻滞以及伤口 浸润镇痛,以控制切口痛;
(2)非甾体类抗炎药控制围手术期炎症相关的炎性痛;
(3)阿片类药物控制 围手术期疼痛应激,特别是使用kappa受体激动剂控制内脏手术相关的内脏痛,以达到围手术期有 控制疼痛应激的前提下,达到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最小化;而预防性多模式镇痛更有益于该目标的实现。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低阿片方案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正是基于这样的临床理念和老年患者特点而制定的。
年龄≥65 岁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的比例显著增加,占全部手术患者的 1/4 甚至 1/3,而美国年龄≥65 岁的老年患者占全部手术患者比例则高达 50%以上(2005年统计)。
老年患者由于其器官功能下降,生理储备降 低,年龄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改变,视力、听力以及并存的神经精神疾病,使其疼痛的客观评估 困难,多重用药、多重疾病使老年患者的疼痛用药 管理成为难题,老年患者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良率高达 50%~75%。
术后急性疼痛控制不佳会显著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远期 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老化过程中,中枢和外周神经结构、功能和神经递质水平发生显著的增龄性改变,包括皮层神经 元和树突连接减少,外侧丘脑 β内啡肽和 γ氨基丁 酸(GABA)合 成 降 低 ,中 枢 GABA 和 5‑羟 色 胺 (5‑HT)受体密度降低,阿片受体密度降低。
脊髓的增龄性改变表现为背角感觉神经元退变、神经传 导减慢,背角去甲肾上腺素能和 5‑HT 能神经元减少,阿片受体亲和力降低;背根神经节神经肽含量增加,钙调素基因相关肽和 P 物质减少,生长激素 抑制素正常,高亲和力酪氨酸激酶受体表达(TrkA、 TrkB和TrkC)减少。
周围神经改变包括有髓和无髓纤维减少和脱髓鞘改变,C 纤维和 Aδ 纤维功能 异常传导性降低,运动神经纤维传导速度以每年 0.15 m/s 速度下降,神经再生和滋养血管自我调节 能力下降。疼痛的行为和安慰剂治疗效应消失,疼痛的下行性抑制机制减弱。
痴呆症并不减轻中枢对疼痛信号的感知,疼痛刺激引起痴呆症 患者的脑功能磁共振信号改变比年龄匹配的正常 对照者更为显著。
由于神经系统自我恢复能力降低,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痛觉过敏,甚至发展 慢性疼痛总体而言,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并不 随年龄增长而减轻,而是表现为对内脏痛及热痛的敏感性下降,机械痛和电刺激痛阈不变,下行抑制机制减弱,时间总和作用不变,疼痛耐受性 降低,痛觉过敏缓解减慢,疼痛引起的交感反应减弱。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对围手术期疼痛管 理的影响见表1。
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改变主要为保护性机制减弱,肠道调节功能减退,易发生便秘、肠梗阻等状 况,术前并存的多重用药可能进一步弱化肠功能的 自我调节能力,甚至伴发药物相关的胃肠黏膜溃 疡,应激下更难以维持自我平衡,因此围手术期如 何保护脆弱的肠功能,尽快恢复老年患者术后摄食 摄饮,是ERAS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年患者疼痛管理,要了解增龄相关的痛觉感知改变,根据增龄相关的心、肺、肝、 肾、胃肠生理及病理生理改变特点,既往用药史及与 围手术期镇痛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基于 ERAS 原则选择合适的个体化多模式低阿片镇痛方案。
围手术期伤害性刺激源主要源于 3 个方面:
(1)术前已存在的疼痛;
(2)手术引起的损伤:
①局部组织破坏,释放的内源性致痛因子,激活外周伤害性感受器;
②手术直接损伤外周神经末梢,受损 的神经纤维本身也可释放致痛因子(如 P 物质、降 钙素基因相关肽),导致急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受损 的外周神经末梢修复不良(如形成神经瘤)也是慢 性疼痛的根源;
③术中和术后炎症反应与修复,损 伤后即刻合成释放炎症因子前列腺素、缓激肽等激 活伤害性感受器,持续到组织愈合,甚至长期存在;
(3)术中内脏缺血、空腔脏器扩张、牵拉等因素可以 导致内脏痛发生,其特点为无法准确定位、胀痛不 适等。围手术期疼痛的来源既包括术前合并的急慢 性疼痛,也包括术中疼痛管理不当残余的切口痛、 内脏痛、炎性痛与神经病理性痛。
切口痛可以通过以局部麻醉(局麻)药为主的硬膜外阻滞镇痛、外周神经阻滞镇痛、局麻药浸润镇痛等方式进行有效控 制;
内脏痛可以使用κ阿片受体激动剂或者硬膜外 阻滞镇痛进行控制;
炎性痛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进行控制。
建议围手术期根据不同疼痛来源和分类,选择对应的镇痛药物或方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