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间线粒体直接转移的潜在靶向作用为癌症治疗和组织再生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论肿道麻”点评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中存在的非癌细胞和成分,包括它们产生和释放的分子。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持续相互作用在肿瘤的启动、进展、转移和对治疗的反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综述介绍了细胞间线粒体转移的相关知识,描述了其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药物耐药性中的相关性,总结了参与线粒体共享的已知分子,展示了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中线粒体交换的例子,提到了通过促进肿瘤细胞氧化磷酸化,来抑制肿瘤的转移扩散,线粒体在细胞间的转移途径,以及在实体瘤、血液系统肿瘤之间的转移的特殊性的研究。尽管驱动线粒体转移的整个信号机制仍不清楚,但Miro1、Connexin43和CD38等关键分子的发现已经为可能的靶向治疗打开了大门。肿瘤微环境作为肿瘤的治疗靶点,目前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临床兴趣,相关的靶向肿瘤微环境药物开发和临床试验已经在进行,更多解读肿瘤微环境的新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
编译:邓玲玲 述评:顾悦超
审校:张军,缪长虹
原始文献:Intercellular Mitochondrial Transfer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Sahinbegovic H, Jelinek T, Hrdinka M, et al. Cancers(Basel), 2020 Jul;12(7):1787. doi:10.3390/cancers12071787.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