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鼓励患者的训练成果,增强训练信心,提供训练条件和互相语言交流的机会,制定训练计划,使病人走入自食其力的自由生活中去。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
患者随着年龄增高以及病情的进展,肢体活动能力也会每况愈下,肌肉僵直,动作缓慢,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关节疾病。
而有意识、坚持的进行康复锻炼,早期的帕金森病患者可纠正异常姿势,延缓病情进展,延长药物治疗的蜜月期;手术后的患者坚持康复锻炼,对于预后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议帕金森病患者在药物及手术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康复锻炼。
帕金森病患者需要进行哪些康复锻炼?
1、语言障碍锻炼
加强患者与家人或看护者之间互相交流,帮助患者有计划的进行发音训练,从声、韵母开始,再到字、词发音,逐步增加到一个短句,进行递增式训练,为求发音清楚。
训练发音时的音量、音调和语速,控制呼吸频率和调整发音时肌肉运动力度,使发音时用力相对均匀,逐步建立有规律的运动方式,促进发音。
2、舌头锻炼
舌头重复的伸出和缩回; 舌头在口腔内快速的左右移动;舌尖的顺时针及逆时针环形运动。
另外配合发声练习,快速的说出“拉-拉-拉”、“卡-卡-卡”、“拉-卡-拉”、“卡-拉-卡”。
3、步态锻炼
两眼直视前方,身体站直,两手臂的摆动和脚的起步要配合,起步时足尖要尽量抬高,跨步要尽量慢而大,先足跟着地再足尖着地。
一旦出现慌张步态,就要立即停止行走,重新开始。
4、平衡运动锻炼
如果患者平衡能力较好,可选择散步、快走、太极和瑜伽等。
如果平衡能力减退,可以在适当防护下慢走、做上肢为主的康复操等,推荐做徒手或者低阻抗、低负重下的肢体伸展运动和平衡锻炼。
5、面部动作锻炼
皱眉动作,尽量皱眉,然后展眉,反复数次;用力睁闭眼鼓腮锻炼;露齿和吹哨动作,尽量将牙齿露出,继而做吹口哨的动作;对着镜子,让面部表现出微笑,大笑,露齿而笑等。
6、 躯干及四肢锻炼
(1)头颈部锻炼
头向后仰,双眼注视天花板约5秒钟;上下运动,头向下,下颌尽量触及胸部;左右反复转动,各5秒钟;下颌前伸保持5秒钟,然后内收5秒钟。
(2)上下肢锻炼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曲,右上肢向上伸直,掌心向内,躯干向左侧弯,来回数次;双脚分开,略宽于肩,双上肢曲肘平端于胸前,向右后转体2次,动作要富有弹性,然后反方向重复。
(3) 手部锻炼
患者应经常伸直掌指关节,展平手掌。可以用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手指向手背方向搬压,防止掌指关节畸形。
(4)关节运动锻炼
使四肢及身体各关节尽可能保持正常活动范围,注意每个关节都要活动到位,但是也不能过度的牵拉。
7、日常生活训练
以作业训练为主,比如捏橡胶泥、拧螺丝。写字、编织等来增加手功能的康复。同时还要进行穿衣、穿鞋袜、系鞋带、梳头、进食等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
康复锻炼重视以下几点,控制病情有希望!
1、与医生充分沟通,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锻炼方案
首先要和医生确认,哪些运动是不适合自己的,如有些帕金森病相关的心脏问题就要注意其风险,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锻炼方案。
2、康复锻炼应该尽早开始
帕金森病患者一旦确诊最好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如果等到帕金森患者由于异常姿势已经出现并发症,再进行康复锻炼纠正或为时较晚。
3、循序渐进,坚持规律的定期锻炼
首先,开始要慢一点,循序渐进。无论之前患者如何擅长运动,也要尊重和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最为受益的锻炼方式是规律的定期锻炼,而不是心血来潮式的偶然锻炼,最好找到伙伴们一起锻炼,这样有助于坚持锻炼,同时也是一种社交,有助于缓解抑郁。
4、康复训练应该终生坚持
长期坚持是关键,如果锻炼中断了,之前的获益也会随之消失。这种说法看来并不罕见,已经在多个研究报道中提及。
5、增加运动多样性。
鼓励患者可以尝试不同的锻炼项目,锻炼时听听音乐,可以帮助坚持枯燥的运动,音乐有时是一种激励。
6、锻炼需要医、患、家属共同努力
仅仅靠患者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在家中进行日常训练更为重要,因此,鼓励帕金森患者的配偶或子女陪同、监督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7、加强交流,保持良好心态
在长期应对帕金森病的过程中,很多患者和家属会逐渐失去信心,进而会出现抑郁,愧疚,沮丧等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对自己的治疗也失去信心。
因此,除了康复运动锻炼和合理的治疗方式,也离不开良好的心态。
一定要鼓励患者的训练成果,增强训练信心,提供训练条件和互相语言交流的机会,制定训练计划,使病人走入自食其力的自由生活中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