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症状严重,发作频繁,或伴随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及时就医治疗。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组疾病,它可以单发,也可以伴随其他心血管疾病发作。
基本上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见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心律失常。
那么,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以下问题:
心律失常严不严重?
要不要治疗?
一、心律失常严不严重?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
1、注意伴随症状
如果是严重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多伴有头晕、胸闷、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以及抽搐、昏迷等。
相反,轻微的心律失常多不出现其它不适。
2、注意发作时间和频率
如心律失常来得迅猛且发作时间持续较长或发作频繁,一般为每分钟超过五次以上,多表示病情较重,应及早就医。
相反,持续时间短或发作次数少,则多表示病情较轻。
3、注意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如果心律失常只发作一段时间,无论是反复发作多少次,这段时间有多长,都是阵发的,例如阵发室上速、阵发房颤。
持续的则是发作时间连续不断,没有正常的时间段,长期以来一直发作不断则认为是持续发作的心律失常,例如持续房颤。
上述两种情况前者轻后者重。
4、注意是否有严重的原发病
如心律失常病人突然出现严重的憋气、心前区剧痛、心悸、气短、肢体不温,应引起高度警觉。
如冠心病伴有心律失常患者,若出现晕厥,心前区剧痛,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时,应怀疑合并急性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休克的可能。
如病窦综合征病人发生晕厥,应怀疑发生阿—斯综合征的可能。
如心肌炎伴有心律失常的病人发生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应怀疑有心力衰竭的可能。
高血压病伴有心律失常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头痛,抽搐等症状时,应怀疑有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的可能。
如心律失常发生在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病人身上,多表明病情较重,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快到医院就诊。
5、注意发作年龄
一般情况下,青壮年人的心律失常以功能性多见。
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多见于器质性病变,通常表现为心悸气短、周身乏力、易疲劳、情绪不稳。
另外,老年人易发心肺部疾患,随着病情发展,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绞痛时,也常伴发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等。
反过来,心律失常又会加重上述疾病,使原发病的症状更加明显,从而忽视心律失常的存在。
老年人发生急性心律失常可使心脏的血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加之老年人血管的舒缩功能减退,调节血压的能力降低,还会出现头晕、晕厥,甚至抽搐。所以,更应该引起重视。
二、心律失常要不要治疗?
如果算上窦性心律不齐等症状,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或大或小,症状不一的心律失常问题,而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不需要采取积极治疗手段的。
比如短暂性的,偶尔发作的心律失常,甚至可能有些是持续存在了几年,但是因为对血流影响小,并未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任何损伤,这些情况,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小,所以一般都不需要采取治疗。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不治疗”都是因为没有危害。
有一些可逆性的病变,医生也不会采取过多的治疗或者是心律失常已经是无法逆转的了,那么也无需再多做无谓的治疗。
这并不是说放弃治疗,医生也会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从其他方面入手,来减轻身体的损伤,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必须谨遵医嘱。
一般症状严重,发作频繁,或伴随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及时就医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