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反应抗体定义了冠状病毒刺突蛋白保守的、免疫原性和脆弱的位点。
编译:微科盟光影,编辑:微科盟木木夕、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位于病毒粒子表面,介导细胞入侵的主要蛋白因子,是发展保护性抗体和研究疫苗的关注焦点。结构学研究显示刺突蛋白三聚体构象表面暴露的位点可能由具有跨物种特异性的抗体识别。作者通过免疫人源化小鼠,分离得到2种人单克隆抗体,对不同的β冠状病毒,包括SARS-CoV, SARS-CoV-2, MERS-CoV 以及区域性人类冠状病毒HCoV-OC43等病毒刺突蛋白具有交叉反应性。2个单克隆抗体都靶定刺突蛋白三聚体融合前构象中S2融合亚基茎干螺旋,形成膜近端螺旋束暴露表面。2种抗体能够阻止MERS-CoV感染细胞,以及在预防性和治疗性模型中,保护小鼠免受再次感染MERS-CoV病毒后死亡的威胁。研究表明β冠状病毒刺突蛋白免疫原性和脆弱性位点诱导产生具有独特的抗原抗体结合范围的抗体。
论文ID
原名:A conserved immunogenic and vulnerable site on the 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 delineated by cross-reactive monoclonal antibodies
译名:交叉反应性单克隆抗体描述了冠状病毒刺突蛋白中保守的免疫原性和易受攻击的位点
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时间:2021.3.17
通讯作者:Berend-Jan Bosch
通讯作者单位:乌得勒支大学兽医学院
实验设计
背景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