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的肿瘤标志物高并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
至今还没有任何一种理想肿瘤标志物
通俗地说,肿瘤标志物就是人体内一种异于正常人群的、可科学检测的物质,主要与肿瘤相关。但是由于一些人对肿瘤标志物还缺乏充分认知,这容易带来“肿瘤标志物焦虑”。
理论上讲,肿瘤很微小时,患者不一定会出现症状,影像学检查也容易漏诊,而肿瘤标志物有助早期发现肿瘤细胞的生长、代谢、分泌等信号。对癌症患者而言,早诊早治很可能带来高存活率,甚至痊愈。
至今科学家们还没找到任何一种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肿瘤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达不到100%。也就是说,每种肿瘤标志物能对应一种或多种癌症,但不是一一对应。肿瘤标志物的升高除了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外,还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良性疾病
身体炎症、生理变化、生活习惯
检测干扰
4种肿瘤标志物敏感性较高
肿瘤标志物既无法确诊癌症,也不能排除癌症。不过,一些特异性或敏感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确实可以在肿瘤筛查中发挥一定辅助作用。
甲胎蛋白(AFP)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癌胚抗原(CE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需要关注肿瘤标志物的3类人
肿瘤标志物在筛查中有其必要性,但没必要人人都查。虽然多检查几项看起来更加保险,但频繁过度做检查,可能造成一些创面和感染。一般来说,以下3类人群最该注意:
1
易患肿瘤的高危人群
2
疑似肿瘤患者
3
肿瘤患者
4种情况下指标升高要当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