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一路走好!
5月22日,清晨青海7.4级地震!
13:02分,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
13: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
吴孟超院士99岁!
袁隆平院士91岁!
1949年毕业于原同济大学医学院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2012年2月3日,光荣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吴孟超是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他主持建立了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4项,出版《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肝脏外科学》等医学专著19部,发表论文220余篇。
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吴孟超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
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
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
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年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2021年5月22日13时07,袁隆平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两位大师,两位院士,两位老人,在同一天,先后离我们远去,是我们所有人的损失。两位老人把一生交给了人民,一位为了人民的健康奉献了一生,一位为了人民能吃饱奉献了一生。
还有什么比吃饱,和健康这两件事情更重要呢?
袁隆平院士一生都在解决我们吃饭的问题!
吃饭问题,是人的第一需求,如果都不能吃饱,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空话。吃不饱就会饿肚子,吃不饱就会出问题,吃不饱如何学习、工作、生活?袁隆平院士把一生都交付给了解决我们吃饱饭这个问题上,甚至为全世界吃饱饭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院士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即使90岁高龄的时候,基本每天都会下到田里去看杂交水稻。而且如果听到哪里的水稻产量有新的大进展,他也会赶去现场查看。
袁隆平院士有两个的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吴孟超院士一生在解决我们健康问题!
吴孟超院士在退休感言中说到:回国,学医,参军,入党,这四条路的正确选择才让我能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庆幸自己的选择,也永远感激党和国家,感谢部队这个大家庭对我的教育培养。
从医70多年,从第一例肝癌手术到世界第一例中肝叶手术,从肝癌切除手术年龄最小到术后存活时间最长,从当初的肝胆外科三人小组到今天世界最大的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我培养研究生260多名,主刀和参与救治了近一万六千个肝胆疾病病人,履行了一个老师和医生的职责。
为此,我要感谢我的同事、学生和病人,没有大家的支持帮助,没有病人的信任配合,我是不可能做好这么多工作、取得这么大成绩的。
虽然退休了,但只要组织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随时可以进入战位,投入战斗!我觉得我身体还可以,所以我有信心,也有决心。
两位老人用毕生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人民健康和人民吃饭的问题上,我们吃饱饭要感谢袁隆平院士,我们要节约粮食,缅怀老人!我们身体健康要感谢吴孟超院士,我们要健康生活爱惜自己,缅怀老人!
两位老人,一路走好!
吴孟超院士!
袁隆平院士!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