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 医疗废物知识要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感控应知应会-第八、九部分(2021年梳理)

2021
05/31

+
分享
评论
感染管理2021
A-
A+

感染性废物包括哪些?

1、何谓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2、医疗废物分几类?(人人掌握)

分5类,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3、感染性废物包括哪些?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多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4、病理性废物包括哪些?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5、损伤性废物包括哪些?

损伤性废物是医疗废物的一类,指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主要包括: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6、怎样正确收集医疗废物?

(1)使用分色垃圾袋、密闭转运。

(2)黑色收集生活垃圾;黄色收集医疗垃圾。

7、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多少时应进行封口?(人人掌握)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8、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被污染时应如何处理?

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9、医疗废物管理中禁止哪些行为?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废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1 、预防用药的目的是什么?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2 、手术切口分哪几类? (外科掌握)
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手术不涉及炎症区,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Ⅱ类切口(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手术、胆道手术、子宫全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等。
Ⅲ类切口(污染手术):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包括:手术涉及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污染;新鲜开放性创伤但未经及时扩创;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Ⅳ类切口(污秽-感染手术):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3 、预防用药的适应证有哪些?(外科掌握)
(1)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1)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
4)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2)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3)污染手术(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和治疗性用药。
(4)污秽-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4 、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
(1)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2)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需输注较长时间,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
5 、预防用药维持时间的要求?
覆盖时间包括手术全过程:
(1)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
(2)手术时间>3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2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
(3)清洁手术预防用药不超过24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小时。
(4)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5)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6 、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要求? (人人掌握)
1、接受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2、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
3、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手术期,感控,医疗,药物,废物,抗菌,梳理,预防,器官,部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