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以后也想像你一样,当一名医生。”
刚表演完“小黄人”科普情景剧的月月突然笑盈盈地看向我,她正握着我的手走下舞台。
眼前这个古灵精怪的小女孩10岁了,上四年级。如果不说,没有人能想到这个刚刚完成了精彩表演的小姑娘曾是一名胆道闭锁的患者,刚出生不久就出现了严重的黄疸与肝硬化,是肝移植挽救了她的生命,而为她主刀医生的正是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主任,我的博士生导师——夏强教授。
在二十多年前的中国,一个孩子如果得了胆道闭锁这样的罕见病,可能还没来得及过人生第一个儿童节,就匆匆告别人间,留下几个家庭陷入绝望。
1997年,中国完成了第一例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那一年,我刚出生。
2017年,仅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就累计完成1200例儿童肝移植手术,那一年,我已是交大医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
一切为了人民,正如百年前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的那条红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初心一样,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始终牢记“守护人类健康”的使命,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从国内儿童肝移植的一片空白,到肝移植手术量连续十年位居中国第一,儿童肝移植手术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首位。2004年才成立的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从零起步,奋勇拼搏,不断突破观念的禁锢、技术的挑战,实现中国肝移植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2020年的夏天,我无比荣幸地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成为一名肝脏外科的博士研究生。回想起第一次见到夏老师,他对我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纯粹的医生,那么欢迎你加入我们肝脏外科。”
在我眼中,夏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一心扑在工作、扑在患者身上的纯粹医生。他常对我们说:哪怕是做第1000例手术,还希望我们能像对待第一台手术一样,慎之又慎。因为对每一位患者来说,这很可能是生命中第一次、也是唯一的手术。不忘初心,秉承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夏老师代领着肝脏团队,书写了医学奋斗的传奇。
身处这样优秀的团队,老师们对医学事业的信仰,每天都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科里的老师们除了每天6-7个小时高强度的手术,早晚查房,还要利用休息时间为全国各地的患者们答疑解惑,凌晨三点的手术室,微信上闪烁的是患者的各种提问消息,放下手术刀,不管多晚,老师们都会一一回复。不忘初心,每一位医生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用自己的青春书写新时代的医者使命。
在我们科里,还有一群“器官快递员”,每一场取肝就像是与生命在赛跑,半夜飞机落地,清晨获取器官,中午赶回手术。有时候他们刚放下包,下一秒新的肝源出现,连澡都来不及洗,便奔赴下一个地方。无论是阖家团圆的除夕夜,还是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哪里有肝源,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不忘初心,他们秉承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了一线生的希望,一直在奋力奔跑。
一百年前,嘉兴南湖上那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已然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十七年前,仁济肝脏外科这艘舰队,怀揣共产党人的初心,为民担当,无私奉献,勇攀人类医学高峰,不断创造着引领全国、震撼世界的奇迹。他们,是无数仁济人的缩影,以大爱无疆的精神追求卓越,为健康中国的理想身体力行。他们,是仁术济世的弘扬者,为党旗绘上最璀璨的光辉!
望着月月真诚的脸庞,我笑着握紧了她的手,她传递给我的,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更是时代赋予我们新一代医学生的使命与责任。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让我们不忘初心,做新时代“红船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