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颈肩腰腿痛浅探
原发性颈肩腰腿痛浅探
Discussion on neck and shoulder lumbago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田柏亚)
摘要 原发性颈肩腰痛的基本病理性变化是“骨性关节变化”“动”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最基本方法。
关键词 颈肩腰痛 骨性关节变化 动
定义 为了便于理解治疗颈肩腰腿痛,可根据病因可将颈肩腰腿痛分为原发性颈肩腰腿痛、病理性颈肩腰腿痛和其它颈肩腰腿痛三种。(1)原发性颈肩腰腿痛也称为外力性颈肩腰腿痛即因外力或可能因外力(低能量)诱发的颈肩腰腿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症候群。如抬重物扭伤、睡觉、长时间工作生活关节处于一个位置(或范围)。(2)病理性颈肩腰腿痛也称为继发性颈肩腰腿痛如结核、肿瘤、骨质疏松、软组织骨化、结蹄组织性疾病、滑膜疾病等引发的颈肩腰腿痛,如椎动脉型(血管型)颈椎病。(3)其它颈肩腰腿痛,指发病不是单纯的颈肩腰腿部位,‚原因不明的颈肩腰腿痛,ƒ无明显疼痛功能障碍症候群,④先天性疾病,如单纯性软组织损伤、胸廓出口综合征、第三横突综合征等。
治疗方法
(一)报道的治疗方法 颈椎:2020年5月张哲玮先生等在中医中药上发表了《俯卧位颈椎定点复位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一文中比较了俯卧位颈椎定点复位手法与传统推拿手法的优劣[1]。2019年3月华海洋先生在河南医学研究上发表了《卧位旋转扳法和组坐位定点斜扳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效果比较》一文中比较了两种疗法的效果[2]。2019年魏卫兵先生等在辽宁中医杂志上发表了《小角度矢状位扳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观察》一文中比较了小角度矢状位扳法和理筋手法配合牵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3]。2019年9月张增高先生等在中国医学装备上发表了《有限元软件三维动态下缠丝劲手法旋转复位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探讨了有限元软件三维动态下缠丝劲手法旋转复位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中的应用价值[4]。
腰椎:2020年3月唐振坤先生等在新中医上发表了 《手法整复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研究进展》一文中总结阐述了多种手法整复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治疗方法[5]。2020年10月王新磊先生在光明中医上发表了《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一文中总结了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6]。
肩部:2007年龚广峰先生在中医研究上发表了(三扳一牵法治疗肩周炎90例)8期有效率96%[7]。1996年何朝德等同志在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8]。1989年8月钱忠权等先生在陕西中医上发表了(手法治疗肩周炎95例临床小结)有效率98%[9]
(二)个人经验 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疗效确切,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或患者的共同认可,已经成为中医治疗的特色,本人从2004年开始对颈肩腰腿痛进行研究,2006年在《中国保健医学导刊》上刊登了《牵引抖动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这个方法对一般患者非常好,有效率91%。但对于肥胖患者和经常从事重体力活动也就是肌肉发达的患者,因牵引力量不足,效果不好。对这种患者我改用多功能牵引床治疗, 2013年8月在《中国医学工程》上发表题为《牵引抖动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续篇》,有效率89.5%。2018年在《中华疼痛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头颈部手法牵引旋转疗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的文章,有效率98.5%。肩周炎可采用牵引旋转外展疗法,有效。国外:印度对腰部疼痛有板打的疗法。
(三)椎间盘突出:牵引理疗已得到医患双方的公认,效果良好。
典型案例::2017年我院呼吸2科收住了一位呼吸道感染患者,患者住院前1周因抬重物致腰部疼痛,“瘫痪”在床,经骨1科、骨2科、疼痛科多次会诊无明显好转,出院时患者家属将患者抬到呼吸2科门诊诊断床上,我去会诊不到10分钟,经牵引抖动治疗后,患者疼痛减轻,可下床行走。② :2018年我院神二科收住一位脑外伤合并肩外伤患者张××,病案号0272453,住院6周后找我会诊,检查发现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约30度,经牵引旋转外展治疗后,当时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好转,3-4周后肩关节活动恢复疼痛消失。我院是一家三甲级医院,医务工作者大部分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参加会诊的必须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资格,也就是参加会诊的医师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这个案例说明颈肩腰腿痛在书本上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颈肩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这些疾病展开研究是必要的。
以上是近几年报道的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方法和个人临床工作中总结的一点经验,不难看出每一种方法都含有一个动字,中医有悠久的历史,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方法一般是牵引按摩理疗药物治疗,牵引按摩是动,有人可能说针灸也有效,我认为针灸之所以部分有效是刺激了关节周围软组织从而带动关节活动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理疗和药物治疗只能通过减轻软组织肿胀减轻症状。
影像 颈椎小关节紊乱症:X线影像:颈椎正位X线片上,颈段侧弯,患处棘突偏离中线,钩突关节不对称;颈椎侧位X线片上,颈椎曲度变小,患处颈椎关节突呈双凸影;椎弓切迹呈双凹影,椎后影出现双边影[10]。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影像学检查:脊柱未见明显畸形, 可见强迫侧弯、双侧小关节突不对称[11]。 肩周炎:周金彬、单华等在肩周炎影像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中对135例病人采用肩关节正斜位发现关节间隙改变27例18例显示正常[12]。
以上可以看出颈椎小关节紊乱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症、肩周炎等均有不同程度的X线变化。也就是说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变化”。
讨论
颈肩腰腿痛吴在德、吴肇汉主编的外科学教科书上分为腰腿痛和颈肩痛。颈肩痛:颈椎:颈部疾病,常通称为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肌僵硬由于症状和体征都局限于颈部又称局限型颈椎病[13]。‚神经型颈椎病包括根性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两种,ƒ交感神经型颈椎病,X线,CT.MRI等检查结果与神经型颈椎病相似,CT或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情况[14]。④椎动脉型(血管型)颈椎病。从胥少定、葛宝丰、徐印编写的实用骨科学上不难看出颈型颈椎病符合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症状和体征。椎动脉型(血管型)颈椎病,由于颈部骨与关节增生致横突孔狭窄等原因而牵拉椎动脉;或颈交感神经兴奋,放射性地引起椎动脉痉挛[14],在本文研究之列。腰部:劳损性腰疼: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劳损性腰痛有腰痛、腰部畸形、腰部痉挛和活动受限a,符合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症状体征。慢性劳损性腰疼,部分病人为急性腰扭伤未经及时合理治疗而转为慢性腰痛。胥少定、葛宝丰、徐印编写的实用骨科学上所诉的“几种较常见的软组织腰痛”是本文其它颈肩腰腿痛,不在本文研究之列。
颈椎小关节紊乱症(颈型颈椎病)、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急慢性劳损性腰痛),大家公认的病理变化是小关节突关节处于嵌顿或关节滑膜被嵌挤其间所致,不管小关节突关节处于嵌顿或关节滑膜被嵌挤,这都说明有骨性关节的变化;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自然带动骨性关节变化,骨性关节变化导致椎间孔变化刺激神经而诱发临床症状。也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发病原因;也就是说关节周围软组织变化自然而然的带动骨性关节变化。原发性颈肩腰腿痛中的椎间盘突出症在无手术适应症时,手法治疗(“动”)即牵引治疗已得到大家认可。肩周炎:既往也有肩关节半脱位的说法,本人认为多数是是长时间睡眠处于一个位置致骨性关节变化,骨性关节变化诱发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所致,骨性关节变化的位置决定了软组织病变部位。用“动”的方法治疗多数有效,也说明骨性关节变化的存在。龚广峰先生的三扳一牵法治疗肩周炎有效率96%[7]。何朝德先生的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8]。钱忠权先生的手法治疗肩周炎95例临床小结有效率98%[9]。手法治疗肩周炎效果非常好。在以上所诉的疗法即手法治疗中都隐含一个“动”字。“动”可以致骨性关节发生变化。牵引按摩(手法治疗)对颈椎小关节紊乱症、腰椎小关节紊乱症、肩周炎、椎间盘突出症有治疗效果已得到社会的认可,牵引按摩(“动”)从反方面说明“骨性关节变化”的存在。上述影像学检查报道都是常规下的检查,没有全部发现骨性关节变化的原因,考虑常规检查下受统计学方法和检测方法的限制就是有变化也不可能全部发现或变化在正常范围。常规的X 线检查是二维成像,人是三维立体的, 二维图像研究三维(人体)图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另骨性关节变化太小不易发现,如椎间盘突出的骨性变化大家都可以想到,就是没有引起重视,特别是它在治疗中的作用。总之原发性颈肩腰腿痛特别是有明显关节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最基本病理变化是“骨性关节变化”。“动”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最基本方法。“动”的方法与骨性关节变化了的位置有关,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疾病有的这种治疗方法有效,有的那种治疗方法有效。这也是多年来报道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原因。病理变化是治疗疾病的关键,颈肩腰腿痛的病理变化(骨性关节变化)是多样化的,这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综合上述,(“动”)对原发性颈肩腰腿痛有非常好的效果,“动”可以是骨性关节变化,所以“骨性关节变化”是原发性颈肩腰腿痛的基本病理性变化,“动”是治疗这些疾病的最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哲玮,王伟,黄俊宇,等.俯卧位颈椎定点复位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J].中医中药,2020,(10),39-40.
[2] 华海洋.卧位旋转扳法和组坐位定点斜扳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6,1002-1003.
[3] 魏卫兵,周宾宾,李波霖,等.小角度矢状位扳法结合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9,(49)3, 615-617.
[4] 张增高,张新琪,丰磊等.有限元软件三维动态下缠丝劲手法旋转复位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2019,(16)9,86-89.
[5] 唐振坤,刘晋闽,范奕松,等.手法整复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研究进展[J].新中医 ,2020,(52)5,17-19.
[6] 王新磊.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 2020,(39)19,3075-3077.
[7]龚广峰,三扳一牵法治疗肩周炎90例[J],中医研究,2007(8)20,63-64.
[8]何朝德,艾青松,手法治疗肩周炎[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6(10)5,461.
[9]钱忠权,季晓华,手法治疗肩周炎95例临床小结[J],陕西中医,1989(5)10,205
[10] 李德权,张绣萍,杨东等.“改良旋转扳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52-53.
[11] 张磊,赵道洲,邓,等.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经验总结[J].西部中医药,2017,30(01),34-36.
[12]周金彬,单华.肩周炎影像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M].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13]胥少定 葛宝丰 徐印,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4),1974。
[14]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0(7)856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