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ASCO肺癌之声丨九大PD-1/L1抑制剂重磅更新一览

2021
05/21

+
分享
评论
e药安全
A-
A+

【ONCO前沿】整理了肺癌免疫治疗相关研究,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前言

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虚拟会议将于2021年6月4-8日举行,今日,胸部肿瘤相关摘要新鲜发布,【ONCO前沿】整理了肺癌免疫治疗相关研究,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01

纳武利尤单抗

CheckMate-9LA随访2年结果更新: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比较纳武利尤单抗(NIVO)+伊匹木单抗(IPI)+2个周期化疗(化疗)与单独化疗(4个周期)的一线治疗(Abstract:9000)


研究背景

在随机3期CheckMate-9LA试验(NCT03215706)中,与单独化疗(4个周期)相比,一线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联合2个周期化疗显著改善了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客观缓解率(ORR)。无论PD-L1表达水平和组织学如何,均观察到临床获益。在此,我们报告了本研究至少随访2年的数据。


研究方法

按PD-L1(<1%vs≥1%)、性别和组织学(鳞状vs非鳞状)对ECOG体能状态≤1且无已知致敏性EGFR/ALK突变的IV期/复发性NSCLC成人患者进行分层,并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纳武利尤单抗360mg Q3W+伊匹木单抗1mg/kg Q6W+化疗组(2个周期;n=361)或单独化疗(4个周期;n=358)。化疗单药组的非鳞状NSCLC患者可接受培美曲塞维持治疗。主要终点为OS。次要终点包括盲态独立中心审查评估的PFS和ORR以及不同PD-L1水平的疗效。安全性为探索性。


研究结果

在OS至少随访24.4个月时(数据库锁定:2021年2月18日),接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化疗的患者继续获得与化疗相比的OS获益,中位OS分别为15.8个月 vs 11.0个月(HR,0.72[95%CI,0.61-0.86]);2年OS率分别为38% vs 26%。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化疗和化疗的中位PFS为6.7个月vs 5.3个月(HR,0.67[95%CI,0.56-0.79]);分别有8%和37%的疾病进展患者接受了后续免疫治疗。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化疗组的ORR为38%,化疗组为25%。在所有随机化患者和大多数亚组中观察到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化疗与化疗的临床获益相似,包括PD-L1表达水平或组织学。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化疗组92%和48%的患者报告了任何级别和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而化疗组分别为88%和38%。


研究结论

最短随访时间为2年,在晚期NSCLC患者中,一线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化疗与化疗相比显示出持久的生存期和获益;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临床试验信息:NCT03215706


02

帕博利珠单抗


KEYNOTE-799: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铂类药物化疗和放疗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3期NSCLC的2期试验。(Abstract:8512)


研究背景

KEYNOTE-799(NCT03631784)是一项正在进行的抗PD-1抗体帕博利珠单抗(pembro)联合同步放化疗(cCRT)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III期NSCLC患者的研究。该研究之前在一个患者子集(主要疗效人群)中获得的结果显示,队列A(鳞状和非鳞状,n=112)和队列B(非鳞状,n=61)的ORR分别为69.6%和70.5%,≥3级非感染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8.0%和7.9%。在此,我们介绍了入组KEYNOTE-799的所有患者的结果。


研究方法

本项非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II期试验入组了年龄≥18岁、既往未经治疗、不可切除、病理学证实的IIIA‒C期NSCLC患者,这些患者根据RECISTv1.1有可测量疾病。队列A(鳞状和非鳞状)的患者接受1个周期的卡铂AUC 6和紫杉醇200mg/m2以及帕博利珠单抗200mg治疗。3周后,患者接受卡铂AUC 2和紫杉醇45mg/m2QW治疗6周和2个周期的帕博利珠单抗200mg Q3W加标准胸部放疗(TRT)。队列B(仅非鳞状细胞癌)中的患者接受3个周期的顺铂75mg/m2、培美曲塞500mg/m2和帕博利珠单抗200mg Q3W治疗,并在第2周期和第3周期接受TRT。所有患者均再接受14个周期的帕博利珠单抗200mg Q3W治疗。主要终点是盲态独立中心审查(BICR)根据RECISTv1.1确定的ORR和≥3级肺炎(根据NCICTCAEv4.0)的发生率。在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中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在入组KEYNOTE-799的216例患者中(队列A,n=112;队列B,n=104),队列A中112例患者和队列B中102例患者接受了治疗。截至2020年10月28日,队列A从首次给药至数据库截止的中位(范围)时间为18.5(13.6-23.8)个月,队列B为13.7(2.9-23.5)个月。队列A的ORR(95%CI)为70.5%(61.2%-78.8%),队列B为70.6% (60.7%-79.2%)。两个队列均未达到中位DOR。ORR相似,不考虑PD-L1状态([TPS<1%和TPS≥1%];队列A,66.7%和75.8%;队列B,71.4%和72.5%)和肿瘤组织学(队列A,鳞状细胞癌,71.2%和非鳞状细胞癌,69.2%)。队列A中9例患者(8.0%)和队列B中7例患者(6.9%)发生≥3级非感染性肺炎。队列A中72例患者(64.3%)和队列B中51例患者(50.0%)发生3-5级治疗相关AE。


研究结论

无论PD-L1 TPS和肿瘤组织学如何,帕博利珠单抗+cCRT仍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在既往未经治疗的局部晚期III期NSCLC患者中,随访时间较长,安全性可管理。临床试验信息:NCT03631784

 


03

阿替利珠单抗

III期试验IMpower130、IMpower132和IMpower150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和疗效的汇总分析。(Abstract:9002)


研究背景

PD-L1/PD-1抑制剂改变了晚期NSCLC的治疗。有证据表明,使用这些药物时irAE的发生可预测癌症(如NSCLC)的结局改善。阿替利珠单抗(atezo;抗PD-L1)已在NSCLC中显示出疗效和耐受性,目前已获批用于一线和二线以上治疗。III期IMpower130、IMpower132和IMpower150试验评价了阿替利珠单抗+化疗±贝伐珠单抗作为NSCLC的一线治疗。我们在这些试验中探索irAE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

每项试验均入组了未接受过治疗的IV期非鳞状NSCLC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IMpower130中的卡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单药或联合阿替利珠单抗;IMpower132中的卡铂或顺铂单药或联合阿替利珠单抗;IMpower150中的阿替利珠单抗(A)+贝伐珠单抗(B)+卡铂+紫杉醇(CP)、ACP或BCP。汇总数据(数据截止日期:2018年3月15日[IMpower130];2018年5月22日[IMpower132];2019年9月13日[IMpower150]),并按治疗(含阿替利珠单抗vs对照)和irAE状态进行分析。使用时间依赖性Cox模型和1、3、6和12个月时的界标分析控制永生偏倚。研究方案要求,如果发生≥3级irAE(Gr),则应中断/停止阿替利珠单抗治疗。


研究结果

2503例患者被纳入分析(阿替利珠单抗,n=1577;对照,n=926)。在两组中,发生irAE(阿替利珠单抗,n=753;对照,n=289)和未发生irAE(阿替利珠单抗,n=824;对照,n=637)的患者之间的基线特征大体平衡。48%(阿替利珠单抗)和32%(对照)的患者发生任何Gr irAE;11%(阿替利珠单抗)和5%(对照)发生3-5级irAE。最常见的irAE(阿替利珠单抗组vs对照组)为皮疹(28%vs18%)、肝炎(实验室异常;15%vs10%)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2%vs4%)。至首次发生irAE的中位时间为1.7个月(阿替利珠单抗组)vs1.4个月(对照组)。根据时间依赖性Cox模型,阿替利珠单抗组出现与未出现irAE的患者之间的OS HR(95%CI)为0.69(0.60,0.78),对照组为0.82(0.68,0.99);排除皮疹(被认为是特异性最低的irAE)后,OS、HR(95%CI)分别为0.75(0.65,0.87)和0.90(0.71,1.12)。

OS标志数据


研究结论

在这项探索性汇总分析中,根据时间依赖性Cox模型和界标分析,在含阿替利珠单抗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发生irAE的患者的OS长于未发生irAE的患者;排除皮疹后,阿替利珠单抗治疗组仍然存在这一趋势。界标分析表明,阿替利珠单抗组中发生1/2级irAE的患者的OS最长,发生≥3级irAE的患者的OS最短,这可能是由于治疗中断/停药所致。临床试验信息:NCT02367781;NCT02657434;NCT02366143


04

度伐利尤单抗

接受确定性放化疗联合或不联合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不可切除的3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安全性和结局。(Abstract:8547)


研究背景

最近研究证明,在不可切除的3期NSCLC放化疗(CRT)后加用度伐利尤单抗可显著改善总生存期。鉴于CRT的毒性增加,CRT在老年患者中的获益被认为是有争议的。因此,尽管已证实度伐利尤单抗具有优效性,但老年患者在CRT后使用度伐利尤单抗可能不足。我们中心的实践模式是提供治愈性治疗,除非明确禁忌。我们试图研究在本中心接受CRT+/-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老年患者的结局。


研究方法

研究对2018年至2020年间接受CRT治疗的所有3期NSCLC患者进行了综述。根据年龄对患者进行分析:<70岁、≥70岁。评价的终点为治疗模式、毒性、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研究结果

我们确定了115例3期患者:44例患者≥70岁(70-89),71例患者<70岁(34-69)。入组标准:老年与年轻患者的ECOG 0-1(98%/97%)、平均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1.1/0.9);p>0.05。所有其他基线特征(包括PD-L1表达)均相似。化疗方案(铂联合依托泊苷、紫杉醇或培美曲塞)、剂量强度(97%vs97%)和接受的计划周期百分比(91%vs96%)相似。年轻队列中有2例CRT治疗相关死亡,老年患者中无死亡。CRT完成时,75%的老年患者和72%的年轻患者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治疗。临床医生/患者偏好是老年患者未接受巩固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最常见原因(55%vs25%)。老年患者开始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中位时间为43天,年轻患者为37天(p=0.19)。度伐利尤单抗在老年患者中耐受性良好,≥3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9%,而年轻患者为6%;p=0.68。度伐利尤单抗完成率在老年患者中为30%,在年轻患者中为24%;p=0.22。老年和年轻患者的中位PFS相似(分别为17.9 vs 10.6个月;p=0.07),即使在校正了CCI后也是如此(HR0.60;p=0.07)。两组OS率也相似(p= 0.93):老年患者为77%,年轻患者为77%。


研究结论

在≥70岁的老年患者中,确定性CRT后给予度伐利尤单抗可以安全地进行,结局相当。老年患者PFS改善的非显著性趋势表明,仅选择适合的患者被转诊接受治疗。总之,所有患者均应接受全面的肿瘤学评估,以确定是否可以提供根治性治疗,以避免老年患者治疗不足。


05

卡瑞利珠单抗

卡瑞利珠单抗(SHR-1210)联合阿帕替尼联合或不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作为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线治疗的疗效。(Abstract:e2118)


研究背景

尽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作为EGFR突变NSCLC的一线治疗获得了显著缓解,但耐药性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第三代EGFR-TKI的应用日益增多,其中耐药机制尚不清楚。迄今为止,EGFR-TKI治疗失败后尚未确定最佳策略。几项研究报告EGFR-TKI疗效不佳的患者肿瘤免疫原性更高,表明他们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此外,其他研究表明,阿帕替尼(VEGFR2-TKI)和放疗可能会增强免疫治疗的抗肿瘤活性。在本研究中,我们报告了卡瑞利珠单抗加阿帕替尼联合或不联合SBRT作为EGFR突变N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


研究方法

在这项单臂试验中,入组了年龄为18-75岁、携带EGFR致敏突变、至少接受过一种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未接受过免疫治疗的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注射卡瑞利珠单抗(200mg,D1)加口服阿帕替尼(每日250mg,给药5天,停药2天),21天为1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部分患者完成至少1个转移部位的SBRT(24-30Gy,分3次)。SBRT由研究者决定,患者应至少有一个未照射病灶,以监测射野外反应。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为总缓解率(ORR)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

截至2021年2月1日,入组了24例合格患者。7例患者因治疗中止而被排除。13例可评价患者被纳入疗效分析。1例接受过奥希替尼,3例在吉非替尼耐药后接受过奥希替尼。所有患者既往均在EGFR-TKI耐药后接受过至少一线化疗。8例患者在入组前接受放疗。中位随访时间为3.5个月(范围:0.7-7.8个月)。中位周期数为5(3-11)个PFS,OS数据不成熟。ORR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5%(2/13)和62%(8/13)。3例接受SBRT,ORR为无疾病进展。


研究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联合或不联合SBRT作为一线治疗对EGFR突变NSCLC患者有益。对于接受SBRT治疗的患者,该方案可能具有更好的疗效。有必要进行进一步调查。临床试验信息:ChiCTR1900028363。


06

替雷利珠单抗

RATIONALE-307: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单独化疗作为≥65岁晚期鳞状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Abstract:9102)


研究背景

替雷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对PD-1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已证实其在晚期肺癌中具有抗肿瘤活性。我们进行了一项III期、多中心、随机、开放性研究(NCT03594747),以评估替雷利珠单抗+化疗在晚期鳞状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如前所述,替雷利珠单抗(TIS)显著改善了无进展生存期(PFS),并降低了进展风险。在此,我们报告了年龄≥65岁患者亚组的结果。


研究方法

合格入选的中国患者(年龄18-75岁)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NSCLC初治患者。按疾病分期(IIIB期vs IV期)和PD-L1表达(<1% vs 1-49% vs 50%肿瘤细胞)对患者进行分层,并以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A组:替雷利珠单抗200mg+紫杉醇(P)175mg/m2和卡铂(C)血浆浓度5下面积(每3周一次[Q3W],第1天);B组:替雷利珠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00mg/m2(第1、8和15天Q3W+C(第1天Q3W);C组:P+C(第1天Q3W)。P、nab-P和C给药4~6个周期。给予替雷利珠单抗,直至失去获益、撤回知情同意或开始新的抗癌治疗。在该亚组分析中,根据主要终点(PFS)和关键次要终点(客观缓解率和安全性)评价了年龄≥65岁的患者。


研究结果

总体而言,127例年龄≥65岁的患者随机接受治疗。年龄≥65岁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8.0岁,120例患者(94.5%)为男性。总体而言,A、B和C组中分别有18例(46.2%)、20例(38.5%)和34例(94.4%)患者中止治疗。在C组中,22/34例患者完成了化疗。与C组相比,A组和B组的主要和次要终点PFS和ORR分别更长和更高。A、B和C组中,年龄≥65岁的患者分别有33例(84.6%)、44例(84.6%)和28例(82.4%)发生≥3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相比之下,研究入组的年龄≥18岁的患者分别有103例(85.8%)、99例(83.9%)和94例(80.3%)发生TRAE。在年龄≥65岁的患者中最常报告的TRAE为贫血、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和脱发。


研究结论

在该亚组分析中,年龄≥65岁的晚期鳞状NSCLC患者的PFS和ORR分别较长和较高。在年龄≥65岁的患者中,TIS的安全性特征与所有年龄≥18岁的患者相似。临床试验信息:NCT03594747

 


07

特瑞普利单抗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的II期试验(NeoTPD01研究)(Abstract:8541)


研究背景

多模式治疗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提供了适度的生存获益。术前免疫治疗不断被证明有希望治疗可切除的NSCLC。本研究旨在研究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可切除III期NSCLC新辅助治疗在亚洲人群中的活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招募的合格患者年龄≥18岁,组织学证实为AJCC定义的IIIA期或T3-4N2 IIIB期NSCLC,认为可手术切除。患者在每个21天周期的第1天接受3个周期的静脉内特瑞普利单抗240mg、卡铂和培美曲塞(腺癌为500mg/m2)或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其他为260mg/m2)新辅助治疗。在最后一个治疗周期的第一天后4-5周进行手术切除。主要终点为主要病理学缓解(MPR;≤10%存活肿瘤细胞)。次要终点包括病理完全缓解(pCR)、R0切除率、无病生存期和安全性。获得基线和手术时成对原发性肿瘤+/-淋巴结和血液样本进行探索性研究。本研究在ClinicalTrials注册。gov,NCT04304248。


研究结果

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期间,33例患者(中位年龄:61岁,IQR:56-66;女性:6例,18.2%)入组并接受新辅助治疗。18例(54.5%)患者患有鳞状细胞肺癌,13例(39.4%)患有T3-4N2的IIIB期疾病。2例拒绝手术,1例治疗后病情进展。30例(91.9%)患者接受了切除(新辅助治疗和手术之间的中位时间间隔:36.5天,IQR30-42.5),除1例患者外,所有患者均实现了R0切除(29/30,96.7%)。符合方案人群中20例患者(20/30,66.7%)有MPR,包括15例患者(15/30,50.0%)有pCR。手术并发症包括3例心律失常、1例持续漏气和1例乳糜胸。24例患者(80.0%)治疗后病理降期,70.0%(21/30)的患者淋巴结完全清除(ypN0)。意向治疗人群中最常见的3-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贫血(2,[6.0%])。重度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1例(3.0%)患者发生3级周围神经病变(吉兰-巴雷综合征),并导致手术取消。在数据截止时(2021年2月7日),中位随访时间为4.13个月,无治疗相关死亡。


研究结论

在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中,特瑞普利单抗+含铂双药化疗的MPR率高,治疗相关毒性可控,手术切除可行。会议将提供正在进行的生物标志物分析。临床试验信息:NCT04304248


08

信迪利单抗

PD-1单抗新辅助治疗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2年随访(Abstract:8522)


研究背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从PD-1单药治疗中获益;但生存特征仍有待披露。在此,我们介绍了抗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新辅助治疗NSCLC的1b期研究的两年随访结果。


研究方法

未经治疗的可切除NSCLC(IA-IIIB期)患者接受2个周期的信迪利单抗治疗后进行手术切除。术后信迪利单抗治疗由研究者判断。主要终点为AE,关键次要终点包括主要病理缓解(MPR)、1年和2年无病生存(DFS)率、2年总生存(OS)率。


研究结果

在入组的40例患者中,36例(90%)接受了R0切除,并被纳入R0切除人群。截至数据截止日期(2021年1月20日),所有入组患者的DFS和OS中位随访时间为23.9(IQR20.5-24.4)个月和26.4(IQR24.2-29.0)个月。共有12例(33.3%)患者复发,6例患者死亡。1年和2年DFS率为91.7%/73.3%。总体人群和R0人群的2年OS率分别为87.5%/91.7%。在R0切除人群中,均未达到中位DFS和OS。在达到MPR的患者中观察到2年DFS率更优(MPR vs 非MPR:86.7% vs 63.8%)。非鳞状细胞癌患者的DFS短于鳞状细胞癌患者(HR2.71[95%CI 0.67–11.0],p=0.1479)。与TMB<10和TPS<50的患者相比,肿瘤突变负荷(TMB)≥10个突变/Mb和PD-L1肿瘤比例评分(TPS)≥50%的患者倾向于具有更好的2年DFS率。对于事后无事件生存期(EFS)分析,在不同亚组中观察到DFS的相同趋势,TMB≥10个突变/Mb的患者EFS显著改善(HR 0.125[95%CI 0.02,1.03],P=0.0222)。


结论

PD-1单抗治疗是可切除NSCLC的一种有前景的新辅助治疗策略,可改善临床结局。在这种情况下,MPR可作为替代疗效生物标志物。临床试验信息:ChiCTR-OIC-17013726。


R0切除人群的DFS

*由研究者根据RECISTv1.1评估


09

Cemiplimab

EMPOWER-lung 1亚组分析:cemiplimab单药治疗作为PD-L≥50%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一线(1L)治疗(Abstract:9085)


研究背景

在III期EMPOWER-Lung 1研究中,与化疗相比,cemiplimab单药治疗为PD-L1≥50%的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显著的生存获益和可接受的安全性特征。EMPOWER-Lung 1纳入了临床试验中基线不足的脑转移患者。单队列研究中其他已发表的探索性分析提示该患者人群可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在此,我们介绍了EMPOWER-Lung 1脑转移患者的亚组分析。


研究方法

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接受cemiplimab 350mg IV每3周一次或研究者选择的化疗(NCT03088540)。EMPOWER-Lung 1研究中,PD-L1≥50%人群(n=563)中接受治疗的临床稳定脑转移患者(不要求放射学稳定性)有资格入组,是该亚组分析的重点。


研究结果

在563例病例中,共有68例(12.1%)在随机化时接受了稳定的脑转移瘤治疗。患者在cemiplimab(n=34)和化疗(n=34)之间均匀分布,中位随访持续时间相似。基线特征通常相似;cemiplimab与化疗组之间的中位(范围)年龄:60.0(45-76)vs 62.0(48-77)岁;男性:97.1%vs 85.3%;非鳞状组织学:85.3%vs76.5%。根据独立审查委员会,cemiplimab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18.7 vs 11.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0.4 vs 5.3个月)和客观缓解率(ORR,41.2% vs  8.8%)优于化疗组。基线后,2例(5.9%)cemiplimab治疗患者和4例(11.8%)化疗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进展;9例(26.5%)cemiplimab治疗患者和15例(44.1%)化疗患者发生CNS外疾病进展。


研究结论

在PD-L1≥50%且基线时存在临床稳定脑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中,与化疗相比,一线特瑞普利单抗单药治疗改善了OS、PFS和ORR。cemiplimab单药治疗是该亚组患者的合适选择。临床试验信息:NCT03088540


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结局

 



 

编者按

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成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患者的首要选择。无论PD-L1表达如何,一线免疫单药疗法带来的长生存数据令人震撼。国产创新药在非鳞癌和鳞癌中大放异彩,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研究进展,造福更多患者,实现高质量的长生存。

参考文献:

https://meetinglibrary.asco.org/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抑制剂,肺癌,化疗,中位,周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