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能否“混打”?中疾控专家回应!

2021
05/21

+
分享
评论
福建卫生报
A-
A+

社会层面无症状感染者不会长期存在,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较小,长时间接触才能造成传播。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定于5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新冠疫苗能否“混打”?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按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原则上建议用同一个企业的同一种技术路线的产品,来完成两剂次或者三剂次程序的接种。如果没有同一个企业、同一种技术路线的产品来供应的特殊情况下,建议用同一种技术路线的产品来替代,即灭活疫苗只能替代灭活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只能替代蛋白亚单位疫苗,腺病毒疫苗只接种一剂次,不存在“混打”情况。

王华庆表示,“我国目前批准附条件上市的疫苗包括三种技术路线,一个是灭活疫苗这种技术路线,也包括了蛋白亚单位的技术路线和腺病毒这种新的技术路线。因为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特性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我们有的打三针,有的打两针,有的打一针,这跟它的技术路线不同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目的是一个,就是保障它的效果,保障它的安全性。”

灭活疫苗第2剂超8周无需重新接种

王华庆介绍,灭活疫苗间隔超过8周还没有接种第2剂次,也不用重新接种,尽快把第2剂次补种上即可。他建议,受种对象尽量在规定的8周内完成第2次灭活疫苗的接种。


我国现有疫苗可应对印度变异株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表示,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疫苗可以应对印度变异株,可以产生一定保护作用。病毒在不断变异过程中,变异还会加大,一旦出现我们现有疫苗应对不了的变异株,我国灭活疫苗有快捷的方法可以应对。


安徽辽宁病例病毒基因序列完全相同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我国近期没有本土传播病例,这次出现的聚集性疫情,病毒一定是来自于境外感染的人或是物品,溯源工作正在进行。安徽、辽宁的病例基因序列完全相同,是在同一条传播链上。他表示,社会层面无症状感染者不会长期存在,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较小,长时间接触才能造成传播。



源:新华社、央视新闻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中国疾控中心,灭活疫苗,中疾控,感染者,病毒,疫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