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不能入院怎么破?医生更需要有价值的帮助
医药代表,了解你的客户很关键。
医生和医药代表,需要回到平等紧密关系,尤其当下,代表更应正视你的客户医生。
关键一个初阶代表与高阶代表,差别就在于能否想得更深更全,站在医生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代表不得不花时间去了解医生生存环境、成长历程以及当下迫切需求。
郑爽事件让更多人关注到医生收入
当「爽」成为公开的计量单位后,医护人员等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工资引发了讨论。来看两组数据:
一:近7成医师不满意自己的薪资
调研显示,仅仅只有3成医生觉得自身薪资与工作量相匹配,有7成医生觉得自己的收入与工作量并不匹配。
二:月收入超万元的医师不足30%
近一半医生认为周围同事以评职称与增收入为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医生群体收入极度分化,超半数医生月收入超7500元,月收入超万元医师不足30%。
△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中国社会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2021医师调查报告》
许多人留言:操卖白粉的心,拿卖白菜的钱。医生收入与自身付出并不匹配。
本身当上医生这个职业,他们就要经历层层难关——一系列长久的医学院整体教育,专业知识、临床思维、临床实习、临床轮转等,确定能胜任临床诊疗,才能毕业。
即使走到毕业终点,也还只是起点,因为医生要继续面对科研、工作、生活压力还有最紧张的医患关系。
有苦说不出。一时之间,医生工作里只有加不完的班、值不完的夜、爆肝写的论文、做不完的手术,和不得不面对的质疑与不公。
药代的服务,给了医生更多可能
对医生而言,医学院的学科教育是打基础,而如何用药,尤其是新药的使用和研究,需要药企和代表的推介和「再教育」。
这也说明了医药代表这个职业的存在价值。
实际医药代表服务内容很难界定,大到学术会议支持,小到一个早餐等不一而足。其中在帮助医生成长学习上,代表发挥的作用尤其明显。
药企/医药代表给了医生更多学习机会,包括资源与经费支持。医生参与学术会议既获取新药知识和技术,也获得和优秀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机会。
但长久以来,医生和药代关系暧昧不明,原因是不正当的利益输送,导致两者关系的不平等。
近两年,前有医药代表被带走,后有近期内多家医院院长因受贿被曝,越来越多代表被禁止入院。
高压监管环境下,双方都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
高压下,医生愿意接受怎样的服务?
医生难道不知道医药代表的服务和帮助是一种资源吗?实际上,他们很需要。
但在具体实践中,有医生对医药代表也颇有意见,医药代表天天跑医院「搞客情」,却无法带来实质价值,只会浪费时间且惹来非议。
医生更喜欢和有价值的医药代表见面。
医米调研发布的《医生对于医药代表态度》调研报告显示,50%以上的医生表示,医药代表在产品信息推广过程中,过分关注产品处方量,忽视医生的临床需求。
好的客情,一定是建立在医药代表本身专业素质上,若不能理性说明药品科学依据,医生又如何信任你。说到底,医生最终需要给到患者具体治疗方案。
也就是说,医药代表所提供的服务,得满足医生所需,且在医生可接受的范围内,以此建立牢固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就算代表被禁止入院,也能建立深入联系。
譬如,在客户医生的接受范围内安排学术会议、组织学术交流考察活动等,多问问对方想法,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思考自己对于医生有怎样的价值。
这就是高阶医药代表,真正在考量的问题。记住,永远不要给繁忙且辛苦的医生,制造麻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