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椎间孔镜是最佳选择

2021
05/21

+
分享
评论
杏林帮官媒
A-
A+

椎间盘位于椎间隙内,由中央的髓核及周围的纤维环构成。

文章转载自:脊柱微创专家马辉

患者刘阿姨,64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疼痛放射至左臀部、左小腿前内侧,久坐或劳累后加重,平卧休息后稍缓解。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L2~S1椎间盘膨隆,行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3周前,患者腰腿痛症状加重,影响睡眠,VAS评分7分,近日,慕名来到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就医。

体格检查:

病人信息

左下肢前内侧皮肤感觉减退,腰4~5棘突间隙左侧旁开1cm压痛,左膝反射减弱,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20°,阳性。

影像学检查:

X线示脊柱生理前凸减小,常规腰椎间隙MRI示椎间盘膨隆,椎间盘退行性变,无明显突出。

诊断: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梨状肌出口综合症?

  • 其它?

患者明显的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结果无明显病变相矛盾!下一步怎么办?科室讨论时,马辉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意识到腰椎间盘突出位置可能在别的地方,怀疑有极外侧突出,建议加扫椎间孔区域。

检查结果证实马主任判断,患者的腰腿痛原来是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

拓展阅读

据马辉介绍,对于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是最佳选择。局麻下仅40分钟,手术顺利结束,术后刘阿姨恢复良好,术后第1天下地活动,第3天康复出院。

(术中)

椎间盘位于椎间隙内,由中央的髓核及周围的纤维环构成。髓核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纤维环主要由纤维软骨束构成,十分坚韧,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

10岁以前髓核和纤维环含水量分别达到85%和75%,10岁以后髓核自其腹背侧缘开始纤维化并逐渐向中心发展,30岁以后含水量进一步下降。

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包括以下情况:椎间盘(髓核)脱水,椎间盘(髓核)纤维化,椎间隙变窄,纤维环的弥漫性膨隆(在椎间隙的范围内),纤维环裂隙,椎间盘积气等。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脊柱疾病,主要是由于椎间盘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导致腰腿痛、会阴麻痛,甚至大小便障碍。

椎间盘突出的定位不同,可以分为中央型、椎小关节下型(Subarticular)、椎间孔型(Foraminal)和椎间孔外型(Extraforaminal),最后两种类型,也被称为极外侧突出型。

椎间盘突出的分类

1、中央型

后纵韧带(PLL)在正中位置最厚,椎间盘突出方向通常较中央位置稍偏左或稍偏右。

2、椎小关节下型(Subarticular)

由于在该区域后纵韧带较薄弱,这是发生率最高的椎间盘突出类型

3、椎间孔型(Foraminal)

椎间盘突出到椎间孔区域较少见。仅5%-10%的椎间盘突出部位为椎间孔型或较椎间孔型突出部位更靠外。当发生椎间孔型突出时,病人的情况会较麻烦,因为该区域走行着一种超精细的神经结构-背根神经节(DRG),椎间孔型椎间盘突出会导致剧烈疼痛,坐骨神经痛和神经细胞损伤。

4、椎间孔外型(Extraforaminal)

椎间孔外型椎间盘突出不常见。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传统开放手术是切除关节突、摘除突出髓核及固定融合;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椎间孔镜手术创伤很小,切口不到1cm,局麻就能完成,手术出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三天就能出院。

总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压迫上位节段神经根,背根节受刺激,疼痛严重,常规椎间隙扫描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怀疑有极外侧突出者需要加扫椎间孔区域,椎间孔镜手术是最佳治疗选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椎间孔镜,外侧型,椎间盘,纤维环,神经根,微创,手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