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药物出免疫,还有这些跨界选手
天下药物出免疫, 由于免疫系统十分复杂,network纵横交叉,许多原本和免疫并无关联的药物也常会被发现参与免疫调控,进而可以做为肿瘤免疫的治疗靶点。
2021年5月14日,Science Immunology期刊发表了UCLA华人科学家杨丽丽课题组的研究文章,发现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可以激活T细胞,作为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为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苯乙肼、溴法罗明、托洛沙酮、和司立吉兰等。作者发现敲除单胺氧化酶-A,会上调CD8 T细胞并抑制肿瘤生长。
研究人员发现单胺氧化酶通过自分泌血清素途径调控CD8 T细胞的活化。
研究人员证实苯乙肼具有抗肿瘤活性,且与PD-1抗体具有协同抗肿瘤效应。
2020年11月12日,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华人科学家Chuan-yuan Li等人在Nature期刊上发表文章,发现抑制PCSK9可以增强PD-1抗体的抗肿瘤效应。
研究人员发现注射PCSK9抗体Evolocumab可以克服肿瘤对PD-1抗体的抵抗。
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机制,发现敲除PCSK9会显著增加肿瘤组织T细胞的浸润。
PCSK9可以促进溶酶体介导的肿瘤细胞MHC-I的降解。
锰离子
蒋争凡课题组2018年Immunity文章发现,锰离子极大程度提高cGAS-STING通路对于双链DNA的敏感性。
蒋争凡课题组与301医院韩为东教授合作,在Cell Research发表了锰剂联合PD-1抗体,显著增强治疗效果的研究文章。
蒋争凡课题组锰剂的一个重要研发方向为新型佐剂,相对传统的铝剂具有更强的效果。
钾离子
2019年,Science期刊发表了美国癌症研究所(NCI)科学家的研究文章,发现钾离子浓度对于T细胞的干细胞性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高浓度的钾离子会限制T细胞的效应功能,但会促使其回复干细胞特性,产生更多的T细胞。这种新机制可以用于过继T细胞疗法,体外高浓度钾离子处理T细胞,使其保持干性,回输给病人后即可以发挥更强、更持久的抗肿瘤疗效。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内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越来越多的靶点被发现参与免疫调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PCSK9抗体乃至锰离子等都被发现可以作为肿瘤免疫疗法。免疫系统的核心是区别自我与非我,复杂的调控网络也为药物发现提供了巨大宝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