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耳朵,该怎么呵护?
“医生,医生,我家孩子耳朵一直流血,快看看这是怎么回事……”一位宝妈着急的来到耳鼻喉科说道。
原来,这位宝妈因为太过于追求“干净”,总会时不时帮宝宝清理耳垢,这天与往常一样给宝宝掏耳朵,没想到宝宝猛地一扭头,棉签捅到了耳朵,棉签上有很多血,宝宝疼的哭个不停,宝妈吓坏了,立即带孩子到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找王鸿南主任看诊,于是有了前面的一幕。
耳鼻喉诊室内,在内窥镜耳镜下清楚的看到鼓膜处外耳道有瘀血,并且鼓膜上有血块,为进一步确诊鼓膜是否有损伤,随后进行了听力测试,确认听力没有受到影响,鼓膜没有受到损伤后,王主任对外耳道进行了无菌消毒,以防感染,并对家长详细的讲解了注意事项,嘱咐有任何不适情况要立即到医院看诊。
外耳道损伤 正常耳道
在此提醒各位:千万不要擅自给孩子掏耳朵,以免造成耳道外伤,诱发感染,严重的会损伤到鼓膜,影响到听力。如果造成耳道外伤或者耳朵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就诊耳鼻喉科。
耳屎掏还是不掏?专家来解读!
耳屎在医学上称作耵聍,由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出来的一种正常分泌物与灰尘、角质细胞混合而形成的。耵聍的产量和排出是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的,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耵聍会自动脱落从而排出体外,因此不用担心会堵塞耳道。
自己用耳勺或棉签掏耳朵的话,可能会将耳屎往耳道里面推入,使其不能自行排出,长期这样,会让耳屎在耳道过量堆积,若耳朵进水,很容易使耵聍吸水膨胀,腐蚀耳部脆弱的皮肤,可能会引起炎症,还可能划伤耳道皮肤,感染血行传播传染病;严重的会损伤到鼓膜,影响到听力。
取耵聍找医生,专业有保障
总的来说,并不需要经常掏耳朵。但如产生了过多耵聍,出现堵塞,或者出现排出障碍(天生外耳道狭窄或外耳道炎,导致皮肤增厚肿胀,都有可能导致耵聍无法排出),那就需要赶紧到医院耳鼻喉科让医生帮忙取耵聍,专业又有保障!
宝宝的耳朵,该怎么呵护?
要保护宝宝灵敏的小耳朵,耳部的护理可要多留心。
1、洗澡时耳朵进水了怎么办?
其实,只要给宝宝洗澡时操作得当,不管是淋浴还是坐浴,洗澡水一般都不会进到耳朵内部。这是因为耳朵的外耳道是一个盲端系统,水通常是没办法进入到耳道深处的。
如果仍然不放心,家长可以拿一个松软的棉球放在孩子的耳廓内,5分钟后再拿出来,这样一来,如果耳道里真的有水,基本上也会被棉球吸干了。
2、别用棉签掏耳朵!
切记千万不要用棉签来给宝宝掏耳朵,这是因为棉签上的棉花很有可能会掉落在宝宝耳朵里,这样反而对耳朵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重要的是,棉签还可能会帮倒忙,反而把耳垢给推到耳朵最里面去,被推进去的耳垢不仅妨碍听力,还可能会刺激到整个耳朵的健康。
这里多说一句,除了棉签,坚硬的掏耳勺也不推荐用来给宝宝掏耳朵,因为大多数的宝宝很难做到一动不动地让家长掏耳朵,稍微动一下就有可能划伤耳道,引起急性外耳道炎,甚至会弄破鼓膜。
Ps:特别提醒,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很可能会模仿大人掏耳朵的动作,弄伤自己。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宝宝面前掏耳朵。
3、掏耳朵的正确打开姿势
在日常护理中,家长只需要用棉球轻轻擦拭宝宝的耳后和外耳廓即可。如果宝宝吐奶或流汗特别多,要及时擦拭,从而减少奶液和汗液等流入耳朵的机会。
但如果宝宝的小耳朵已经被充满了耳垢,找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肯定没问题。医生可以借助耳镜检查,看到肉眼从外面看不到的东西,同时还会借助一些医疗器械帮助清理耳垢,比如抽吸法,就是用一个类似小吸尘器一样的设备吸走耳垢,达到清理耳道的效果。
另外,如果发现宝宝听力异常或是耳周有异味、流水等情况时,千万不要自行处理,带宝宝去医院,让专业的医生给予检查处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