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通常受到碳的限制,因此少量的碳输入也会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引起新陈代谢的变化。
环境中累积的微塑料(定义为小于5毫米的颗粒)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并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聚羟基链烷酸酯(PHA)是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用于覆盖膜和包装材料中,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塑料浪费和土壤污染。然而,关于微生物塑料对土壤-植物相互作用,特别是对农业生态系统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知之甚少。本研究首次将酶谱法(定位酶活性热点)与底物诱导的生长呼吸相结合,以研究添加常见的新型生物高分子羟基丁酸酯和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PHBV)对微塑料际土(即土壤与微塑料颗粒之间的界面)以及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生长和胞外酶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发现,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能够利用PHBV作为碳源,从而提高特定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使微生物生物量在微塑料圈土壤中比在非根际土壤中更为活跃。此外,土壤中PHA的存在也改变了不同分类水平上的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提高了植物根际相关功能酶的活性。总体而言,PHBV的添加产生了土壤热点,通过加速驱动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从而大大提高了碳和养分的转化率。总之,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具有改变土壤生态功能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例如SOM分解)的潜力。
论文ID
原名:The microplastisphere: Biodegradable microplasticsaddition alters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译名:添加生物降解塑料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期刊: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发表时间:2021.3
通讯作者:臧华栋
通讯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实验设计
本研究是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的Reinshof研究站的实验场(28◦33′26′′N,113◦20′8′ 'E)的Ap层(0-20 cm)采集的土壤样品。该场地从未使用过塑料覆盖物,也没有过塑料污染的记录。PHBV是一种100%生物基热塑性线性脂肪族(共)聚酯,由糖和脂质的细菌发酵生产的3-羟基丁酸和3-羟基戊酸共聚而成。基于实地调查和文献综述选择了PHBV来模拟生物塑料在农业土壤中的局部处理(例如,在耕地季节结束时翻耕覆盖膜残留物)。对于PHBV的添加处理,将400 g的土壤和PHBV均匀混合;对照处理包含的土壤(400 g)不含PHBV。两者土壤的干扰程度相当。将土壤在高湿(25%v / v)条件下于温室中预培养1周,以使土壤达到平衡。播种前,将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置于10% H2O2中灭菌10分钟,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并在湿滤纸上发芽。发芽后五天,将幼苗移栽到所有的根际箱中(每个根际箱中一株幼苗),然后移至气候控制室(分别为14 h/24℃和10 h/14℃的昼/夜模式)。移植后第24天,使用酶谱法观察三种水解酶的空间分布,并从热点和非根系土壤中收集土壤,总共获得了16个样品(2个处理(无PHBV处理)×每个处理的2个微点(热点和非根际土壤)×4个重复样本)。移植后第25天,在茎的根部切下枝条,并分别收集对应的根。为了进行精确的局部采样,使用针头(尖端1.5 mm)仔细地从酶谱法确定的热点(根际和微塑料际)中仔细收集土壤颗粒(图1)。采集后,将土壤样品(热点和非根际土壤)分为两个子样品。一个子样品存储在-80℃下以分析细菌群落结构,而另一个子样品用于直接测量酶动力学和底物诱导的生长呼吸动力学。去除热点样品和非根系土壤后,将根际箱中的剩余土壤混合,然后在4℃下存储,以测量微生物生物量氮,溶解的有机碳和氮。
图1 添加了未经处理的土壤(对照)和生物塑料(PHBV)处理的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BG)、酸性磷酸酶(ACP)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酶谱图和热点。颜色强度与相应的酶活性(nmol cm-2h-1)成正比。酶谱图代表4个独立的重复。右侧面板中显示了每种酶相对于根际箱总面积的相对应的热点面积。图中数值是四次重复的平均值(±SE)。不同的字母表示处理之间的显著差异(p <0.05)。这里的1、2、3分别表示根际,微塑料圈和非根际土壤。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