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管膜瘤是起源于脑室或脊髓中央管室管膜细胞的肿瘤。
文章转载自:湘南神外
患者小蒋,男,24 岁,半年前开始出现头晕,呕吐,脚后跟麻木,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并重影。最近一个月症状加重,于是小蒋来到医院寻求治疗。
神经外科罗忠平主任与团队充分讨论,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为其成功切除肿瘤,术后症状消失,小蒋恢复良好。
室管膜瘤是起源于脑室或脊髓中央管室管膜细胞的肿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肿瘤大多位于脑室内,尤其是第Ⅳ脑室底,并且常常并发梗阻性脑积水。
室管膜瘤根据病理结果,分1~4级,随着级别的提高恶性程度逐渐增高。良性的室管膜瘤一般生长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逐渐出现。而间变型或恶性室管膜瘤,肿瘤生长较为迅速,患者病程较短。
肿瘤瘤部位不同,临床症状有很大差别,但任何部位的室管膜瘤患儿中最常见的体征是视乳头水肿,导致视力下降。因肿瘤位于脑室系统,易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从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此外,幕上肿瘤可有局部运动功能障碍、视力障碍和癫痫。颈部疼痛、僵硬是幕下室管膜瘤常见的症状,可能与肿瘤侵犯颈神经根有关。共济失调在幕上和幕下病变均可见到。头颅CT与MRI对室管膜瘤有很大诊断价值。
手术全切肿瘤是室管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案。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手术的成功率有极大提高。由于室管膜瘤呈膨胀性生长,边界相对清晰,多数可做到肿瘤全切除。难以做到肿瘤全切者,次全切除亦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室管膜瘤对放疗中度敏感,一般来说,不论肿瘤是否全切均应进行术后放疗,有助于改善病人的预后。化疗的敏感性差,但对复发或不宜行放疗的幼儿患者,化疗仍不失为一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总之,室管膜瘤一般生长缓慢,病程较长,但不处理的话,肿瘤会持续性生长,导致病情的逐渐加重。手术仍然是室管膜瘤治疗的首选方法。肿瘤切除得越干净,术后复发越慢,病人的预后越好,放化疗是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